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与侯立安院士合作河北建滔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邢台日报》记者 高敏 / 时间:2017-05-25 07:58:06

  据邢台网2017年5月24日讯 焦炉、管道、运输带等大型设备林立,走进建滔厂区,并没有想象中的灰尘和噪声,还有一排排绿树装点其中。
  2003年,建滔落户内丘。十几年间,公司投资超过45亿元人民币,形成年产196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10万吨精苯、40万吨冰醋酸循环生产模式,综合利用走在全球先列,成为我省煤化工行业的排头兵。
  在强化环境硬约束、严格环境准入的今天,建滔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成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滔(河北)研发基地”,特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成立院士工作站,多项技术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在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煤化工园区污染治理的前沿。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品链
  “如果我说,建滔在内丘建焦化厂并不是想要焦炭,你信吗?”建滔(河北)公司总经理赵继民的开场白让记者有点意外。
  “说起建滔落户内丘,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赵继民说,2003年3月,伊战爆发,国际原油价格从最初的25美元/桶迅速上升到90多美元/桶。建滔化工集团发愁了,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覆铜面板生产企业。覆铜面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溶剂是甲醇经氧化后的产品甲醛,而甲醇是通过石油化工的方式获得,石油涨价逼得他不得不用另外的原料替代。
  建滔集团想到了煤。生产甲醇的另一种方法,是对炼焦时产生的焦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于是他们开始四处考察,准备建立焦化厂并连带生产甲醇,以解决目前公司主业——覆铜面板的原料问题。
  2003年3月,当握着数亿巨额资金“使用权”的建滔集团考察队四处考察时,被当地官员屡次视为“危险分子”和“骗子”。前者因为,恰逢“非典”时期,而建滔集团的考察队来自香港;后者因为,那年头,去地方上的投资者多如牛毛,尤其是那些声称能投资巨款的人多半会被人怀疑。
  后来他们想办法借来邢台的车,把来自“非典重灾区”的考察队负责人藏在后备箱里带到了邢台。最终,建滔集团选择了拥有28亿吨煤炭储量,并拥有国有大型钢铁企业邢钢的邢台作为落脚点。2003年6月30日,建滔集团筹建独资企业:建滔(河北)焦化有限公司和建滔(河北)化工有限公司。
  前些年,我国焦化行业存在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许多焦炭生产厂家炼焦后,仅回收部分化工产品便将煤气燃烧排放,不但严重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污染。“就像磨豆浆,把豆浆倒了,把豆渣吃了。煤化工产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赵继民指着工艺流程图介绍,在生产焦炭的同时,利用焦炉产生的煤气制造甲醇,而甲醇合成时产生的含氢量高达70%的释放气,提氢后是生产精苯的原料。煤制焦过程中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烟道气,与焦粒、焦粉反应,还原为一氧化碳,然后与甲醇合成醋酸,而醋酸产生的尾气用于提高甲醇的产量。
  赵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煤转化为焦炭,可以增值1倍,转化为甲醇增值4倍,转化为乙酸增值10倍,转化为醋酸增值40倍。现在建滔已形成年产196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10万吨精苯、40万吨冰醋酸的生产能力。
  “如果我们煤炭转型好的话,就可以把煤矿变成金矿。”赵继民说。
  产学研牵手提升环保水平
  近年来,与化工园区相关的环境风险事件频发,环境影响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归根究底,污染控制能力不足、资源回用技术无法满足需求是引发化工园区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焦化作为传统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大已是行业性难题。为了彻底解决环境污染这一当前化工园区发展的巨大障碍,建滔(河北)焦化有限公司牵手北京师范大学,投资成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滔(河北)研发基地”,搭建了聚集国内外顶尖节能环保技术的平台,重金建设先进环保设施,重点研发工业废气治理、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资源化等应用领域。
  研发基地以制备新材料、研发环保新技术、制造先进环保处理设备、提出创新性的环保管理体系为核心,并长期由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生针对河北建滔工业园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研究,同时对环境治理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进行不断深入研发,在园区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做到超低排放。


与侯立安院士合作河北建滔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在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建滔焦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全程负责公司污染控制治理研究工程,着手研究制订出一套在焦化、化工行业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推动节能、降耗、减排,力争建成全国环保示范基地。
  依托公司环保研发基地提出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建滔焦化又先后投资6.8亿元,依托研发基地研发的专利技术进行了料场密闭、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30余项环保治理及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对污水、粉尘和废气进行了全面彻底治理,实现了排放物全部优于国家标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滔工业园区,在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煤化工园区污染治理的前沿。
  据了解,研发基地以提高学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带动企业环保技术创新、增强科技投入价值、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工作核心,产学研合一,其研究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废气治理、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资源化等。环保治理技术服务的重点对象包括化工、电子信息、石化、轻工业和制药等各领域。
  研发基地多项成果国内领先
  针对化工园区污染来源复杂、处理难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研发基地结合多年来在污染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回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废气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及资源回用为主线,潜心研究探索。


与侯立安院士合作河北建滔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我们采用研发基地的‘电化学深度氧化’专利技术,对提标改造后的生化系统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纯净水指标。”工程部经理胡晓晶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当今世界最新一代电化学处理设备,从环境学、材料学、自动化、化学等交叉科学出发,自主研发“电化学水处理+微纳米气浮+超高速过滤机+双膜过滤”组合技术,实现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稳定达标回用,目前日处理量可达1920吨,全部回收再利用于生产系统冷却水的补充水,出水接近纯净水指标。
  在研发基地的指导下,采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模块化+系统化最新专利技术,形成SNCR脱硝+电袋除尘+氨法脱硫工艺+超声波除尘+塔外氧化+消除气溶胶专有技术+DCS全自动控制系统+塔外蒸发结晶的独特处理工艺,改造后的锅炉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电力供应部经理焦玉玺说:“园区内5台锅炉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历经三次提标升级改造,至2016年,锅炉全部增加脱硝装置,电除尘改为电袋组合,对原有脱硫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并增加一套硫酸铵制焙工段,氧化后、蒸发、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后产出优质的硫酸铵,填补了行业在硫酸铵焙制方面的空白。”
  不仅如此,研发基地综合国内外CO回收技术,针对焦炉烟气中CO分压低、O含量高的特性,自主研发了应用复合胺水溶液从烟道气中回收CO的新技术,并采用电化学处理——膜过滤组合技术,对烟道气在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了烟气清洗废水回用水质标准,且多项指标远优于国家行业标准。“这个工程在全国是首例,中国焦化行业协会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并准备在全国推广应用。”焦玉玺还告诉记者,在研发基地资源化技术的指导下,对焦炉进行了改造,实现焦炉无烟装煤及推焦,回收的煤气回用于甲醇生产。
  去年底,由建滔(河北)研发基地完成的“煤化工园区污染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回用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鉴定。专家们对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和赞赏,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处于先进水平,在纳晶多孔电极制备技术、传质强化电催化反应装备研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河北建滔工业园区通过以上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煤化工园区污染治理的前沿。
  环境与发展面临着重大转型,这个转型重要的支撑点是技术,谁拥有最新的、环保的技术,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现在这些成果对我们来说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还准备在温室气体回收、工业废水处理和循环经济模式设计等方面建成节能、降耗、减排的全国环保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体系。”研发基地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在建滔工业园已经成功运行了这套技术,下一步我会把这套技术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不仅如此,研发基地还将研究出一套在化工行业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模式,为化工园区的转型升级开辟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赵继民说:“我们会继续依托研发基地研发的专利技术,本着节能、经济、环保、高效的理念,立足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环保建设投资力度,深入环保工艺和基础设施的改革创新,持续提高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环保水平,成为煤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