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陈欢林主动请缨破解海宁一口古井熬粥变绿之谜
《杭州日报》记者 李罡 / 时间:2008-04-17 09:39:47
  据浙大求是新闻网2008年4月16日讯 一熬粥就变绿,上周,《杭州湾新闻》连续两次报道海宁这口老井的悬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各地读者关注。前天,浙江大学材料化工学院陈欢林教授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自己长期从事水资源利用和净化处理方面的研究,实验室有相关分析设备,有可能帮助共同破解谜团。
  教授逐一回应读者猜想
  对于读者奉献的几个破解怪井之谜的猜想版本,陈教授逐一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于读者们普遍认为的“真相”――井水因含碱量过高导致熬粥变绿的说法,陈教授表示了很大的怀疑。他说,除非含碱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数值,熬出的粥才有这样深的绿色。另外,打井使用的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时间久了就慢慢成为碳酸钙,不可能使粥的颜色发生改变;基于同样道理,“硬水和大米产生化学反应”这一说法也不成立,因为所谓“硬水”主要是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而钙、镁这两种离子是无色的。
  得知我们已经委托检测机构分析铜离子,陈教授说,铜离子的存在虽会与其他的某些化合物形成络合物,但以硫酸铜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并形成络合物的颜色一般呈淡天蓝色,而不是绿色。
  有读者猜测是因为钱塘江水入侵,陈教授解释,江水入侵只可能使井水的氯化钠成分升高,也就是喝起来嘴里会发苦,跟颜色是没关系的。
  随后,陈教授抛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第一,海宁皮革业发达,井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铬离子,或镍离子等无机金属离子,这些离子本身呈绿色。第二,井水成分复杂,可能存在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水生物。”
  取水现场上起了教学课
  前天下午,在我们的陪同下,陈教授亲自率两位助手前往现场取水样。
  “pH值仅为7.2,稍高,这样的碱性不足以使粥色变那么绿的!”取井水用PH试纸现场测试后,陈教授很肯定地对我们说。“而且这里远离工业区,也基本可以排除无机物铬、镍等离子的污染可能”。
  围着“怪井”看了几圈后,陈教授又开口了:“你们注意看井壁上长满了青苔,这里面有文章,看来疑点应该集中在水生物上。我推测,井水中某些藻类和青苔在高温状态下与淀粉发生了反应,这些有机物和谷维素结合会产生绿色。同时,它们本身也含有叶绿素。”
  “你们回去做一做TOC(总有机碳)分析。”陈教授回头对两位研究生助手说。
  “简单地说,TOC分析就是对水样进行监测,分析里面的成分,来证实井水中是否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陈教授解释。
  最后,陈教授他们从井里取了20公升的“怪水”回校。“最快两天之后,结果就可以出来。”
  怪井之谜和引发的环保忧思
  海宁这口离奇小井,为什么会引起浙大教授如此强烈的关注?
  原来,作为浙江大学膜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教授,陈欢林从1984年起就开始研究水污染处理及相关课题,长期关注农村饮用水问题。这次看到《杭州湾新闻》报道此事后,便主动“请缨”。一方面,检测“怪水”跟他多项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相关。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媒体,唤起大家对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关注。因为截至2004年,浙江省依然有500万人喝不上自来水,只能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或河水。
  看来,读者们跃跃欲试要解开的怪井之谜,和陈教授他们研究了20多年的多项关乎数百万人饮用水安全的科研课题有关。
  陈教授说,他目前正在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就是围绕着藻类进行的。所以,这次检测还将同时对水样的藻类及微生物进行分析。他告诉我们,藻类作为天然的“碳仓库”,可以固定二氧化碳,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其积极的意义。而在海宁的水样中,藻类生长活跃,对于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海宁市环保局日前也表示将对水样进行检测。三方面送检的水样检测最近将陆续有结果,谜底我们和读者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