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威海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威海新闻网 张宇 / 时间:2022-05-05 14:10:57

澎湃新闻5月4日讯:不久前,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中欧膜技术研究院,一种获得多个国家专利的水处理新型材料——功能陶瓷膜已通过中试,即将实现产业化,而其中关键技术的研发主力是一群刚从哈工大(威海)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毕业之后,我毫不犹豫选择留在威海,这里的氛围能让我安心搞科研。”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杨智伟说。

和杨智伟一样,选择威海,留在威海,创业威海,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共识。作为全市“1+4+N”创新平台体系“4”平台之一,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这样一组数据,每年留威工作的哈工大(威海)毕业生已由建园之前的不足20人增加到去年的109人。

从“20”到“109”的成倍增长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在威海,“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共荣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去年10月14日,山东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出通过全省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年轻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并出台国内首个省级“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这为威海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指导。

今年2月,威海发出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动员令”,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和精致城市内涵,将“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先后写入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青春元素、照顾青年特点,为精致城市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顶格部署、高点定位、协调联动,威海第一时间建立了青年联席工作会议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23个成员单位和8个区市、开发区一体联动、群策群力,打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组合拳,构建起青年发展友好的“生态圈”。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对绝大多数城市来说都是一道崭新的“命题”,下笔作答之前尤其慎重,光有机制保障不够,还要“做足功课”。近三个月来,威海对高校学生、一线就业创业青年、在外威海籍青年、外地青年等多个青年群体开展了“拉网式”调研摸底,问计、问需于青年,完成有效问卷2万余份。“根据问卷和区市调研情况,我们分领域会同行业专家、职能部门集中座谈,逐个分析问题、研究措施。”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最终,汇集各行业情况报告30余篇,形成4份专题调研和1份综合报告。

image.png

五月伊始,《威海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围绕“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两个维度,重点解决青年在住房、教育、就业创业、健康、婚恋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推出一揽子青年友好“政策包”,共12个方面、65项具体措施。小到暖心贴心的生活补助、租房补贴,大到诚意满满的购房安置、融资保障,构建起“全生命周期”青年友好服务链条。

《方案》在顶层设计上,坚持总体布局、统筹协调、一体推进。例如,综合考虑青年创新创业、安居工程、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用地保障,加快核心商圈、街区开展数字化、智慧化改造,预留充足青年活动空间,从规划上做到青年优先。在服务上,除了发放“521”生活补贴以及加大政策性住房、人才公寓供给等实策,更加注重来威就业大学生体检服务、免费在“青年驿站”拎包入住5天等柔性关怀,从精细服务上体现最大诚意。在多元供给上,青年需要什么,就力所能及提供什么,围绕“吃”“玩”“行”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活动和政策,全力满足青年各类需求。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方案》,威海已明确了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眼下,将举全市之力争创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未来两年,每年推选1-2个青年发展友好区市和10个友好镇街,激励基层探索创新。

“力争2023年,围绕青年所需补齐政策短板,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形成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政策2.0版本。2024年,各项青年发展指标动态监测更加精准,青年友好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新引进青年人才提升20%,打造成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威海样板。”团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