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陆效军:让德国水处理技术在中国落地
《中国花卉报》记者 骆会欣 / 时间:2006-07-28 17:13:42
  陆效军曾留学德国工程类大学排名前三位的卡尔斯鲁厄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师从Gudehus教授和前德国水处理协会主席Hahn教授。2003年回国后,成立上海达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让德国水处理技术在中国落地。
  据陆效军介绍,德国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已经有30多年的研发经验,将人工湿地与水处理结合起来的做法已经比较成熟。近年,随着国内对城市环境改善的日益重视,这方面的研发也热了起来。2003年陆效军回国时,人工湿地的概念才刚刚引进,他也试着通过一些项目将在德国所学的技术进行二次研发,以便把这种技术与中国现实的环境结合起来,使之转化为一项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廉、操作管理简便的水处理新工艺。
  尝试――意想不到的成功
  陆效军着手的第一个污水处理项目是在浙江舟山市定海六中,这个学校约有1500余名师生,每日需要处理的生活污水约120吨。陆效军在该校操场一侧建立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其中种植着菖蒲、美人蕉和芦苇等植物。每天,学校的生活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到污水管道流进这片湿地,经过多层生长介质层流到底层。在此过程中,污水中污染物被逐步分解,最后由底层集水管导出。导出的水可以浇灌绿地以及洗车、冲厕所等。尽管这个项目只是一次尝试,但让陆效军没想到的是,处理后的水清澈透亮。如今,这片湿地已经成为该校的一景,同时也成为舟山市的环保科普基地。陆效军告诉记者,如果照现在的经验作,5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就足够了。
  落地――扎实的二次研发
  继定海六中项目完成后,陆效军又先后完成了艾博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景观水处理、上海洋山深水港污水处理以及海关检查站污水处理等项目。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开花,陆效军归结为两点:一是他从德国引入的人工湿地技术工艺先进。这项技术是德国联邦环境部重点推广的技术,其投资成本是常规技术的1/2,运维成本是常规技术的1/5,可分时分区域灵活实施,不受地形的限制,建成后还可成为一道风景。二是他将这项技术进行了消化改良。以植物为例,德国的做法基本是选择芦苇,但国内很多人不接受芦苇,认为不上档次。所以根据项目所在区域,选择合适的湿生植物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些植物本身要美观,要喜湿,根系要发达,此外还要便于养护,冬季能安全越冬。目前,在华东地区,陆效军筛选出了菖蒲、美人蕉、旱伞草、水葱、灯芯草、芦荻等。
  据陆效军介绍,在设计人工湿地时主要有5个因素需考虑,即湿地植物搭配、介质层配比、介质粒径混合度配比、水体流量控制以及污水/景观水在人工湿地的停留时间,而这些数据的获得,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来积累,这也正是几年来他二次研发的核心内容。
  误区――善意的提醒
  针对国内一些人工湿地的研究,陆效军善意地提出四个误区应当竭力去避免。一是把植物种在泥土中。陆效军说,他设计的人工湿地是不用泥土的,因为应用泥土会让人工湿地的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因为在泥土中水的渗透速度慢,另一方面泥土会阻止氧气进入湿地。二是追求介质的“废物利用”。陆效军说,选用介质的标准应当是当地最容易找到的、最廉价介质,而不应当刻意追求如煤灰等废弃物。三是分层太少,在德国,介质的分层是很严格的,最少也要五层,每一层的作用各不相同。而且每一层的介质、介质的粒径、介质的混合配比都不相同。只有经过这样的严格处理后,水处理的效果才会好。
  最后,针对国内的景观水处理难题,陆效军特别解释,这是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中的一个小CASE,因为较之于生活/工业污水处理而言,它的工艺流程要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