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余立新教授:将实验室带进课堂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于子航小组 / 时间:2019-03-27 10:09:58

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余立新教授:将实验室带进课堂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余立新


  据wow化71微信公众平台2019年3月2日讯 余立新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双极性膜电渗析过程、渗透汽化、膜蒸馏等。在膜技术领域方面,余立新老师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就。
  当谈起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时,余立新老师如数家珍,为我们开启了通往膜技术的科学大门。从最开始在化工教研组中开始进行膜技术的研究,到2001年清华成立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再到2002年成立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到现在有应用化学和化工原理教研组共同成立的膜中心——将实验室的成立历史在余老师有条不紊的回忆中徐徐展开,我们与余老师的交谈也就此开始。
  1.学科交叉之基础
  “化工是一个核心的工具学科,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余老师对化工特点的阐释注定化工与学科交叉分不开。而膜技术,则在“分离”这一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自然更是与其他学科有不少的交叉。余老师举了许多实际生产中的例子,如在污水处理中膜技术与生物反应的结合便是化工与环境的交叉,而高分子专业又为化工中所用膜的制作贡献了力量;除此外还有机溶剂脱水技术中能源与化工的结合,化工电渗析膜与环保领域的交叉等等。但余老师同样指出,“学科交叉中的核心技术是化工,化工是学科交叉中的基础,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学科。”
  2.科研工作之奠基
  余老师不仅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同学们十分喜欢的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师,这一身份让余老师对本科所学内容与科研工作之间的联系有着更好的把握。当被问及本科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时,余老师认为本科所学为之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工的科研注重的是对生产方式的优化,科研重点是大规模生产,与基础学科的科研不同,化工的科研是要集中于怎么‘生钱’。”而本科所学的知识正是为了能够在之后对生产方式的改进工作中发挥作用。如在这学期的化工原理中讲授的并流、逆流的设备运行方式,在膜领域中同样适用。余老师还谈到了“film”和“membrane”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区别,中译同为膜的两个单词,在应用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同样是本科的学习为科研所打下的基础。只有有了坚实的地基,才能有壮丽的摩天楼。
  3.学生主动之发展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一向是本科学生所关注的重点,当被问及对SRT的看法时,余老师首先肯定了SRT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探索能力,而SRT是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很好的锻炼。”余老师十分鼓励本科的我们参与到SRT中,但同时也对我们做出了要求,“要以自己对科研世界的不懈探索为初心,在实验室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上。可以说,整个实验室探究过程本身就理应具有实验的严谨态度。”确实,SRT作为本科学习中参与度最广的一项科研项目,对学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实验思路的安排,实验结果的分析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正如余老师所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更应该多多思考怎样提高自己,怎样为实验的总体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除了关于SRT的建议,余老师同样积极鼓励我们在学习成长中辩证思考自我价值,结合自身相关实际境况,自发提出对老师们教学改革需求的建议。“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资源平台,但老师们的一片初心却不一定能获得预期成效,而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受益者,我们应该也必须对老师的教学效果以准确而贴合学生实际的有效反馈。”可以说,余老师更希望提高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只有学生真正的被科研所吸引,并且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才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采访,余立新老师的一席教导令我们由衷感叹导师们在科研上求真去伪的务实精神。无论作为长辈,还是作为导师,余老师总是活泼而又严谨,于幽默中闪耀着教育学家智慧的光芒,余老师的一番话也是令我们感触颇深。如人生方向的指向标,它永远在学子记忆中烙下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