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膜滤除病毒效费比和安全性是制约我国血制品产业发展的瓶颈
《医药经济报》 / 时间:2008-05-29 08:58:47

  据中国医药网2008年5月27日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血制品行业若不及时更新观念,加大监管,提升法规检测标准,强化安全概念及警戒红线,严把产品质量关,以及顺应国际产业变化及竞争态势及时调整战略布局,适时产业重组,集中优势资源,丰富产品结构,高瞻远瞩进入新产品增长点和积极介入新领域竞争,那么,我国产业与国外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未来成为国际制药巨头弱肉强食的对象。
  我国血制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30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及壮大,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特别是随着行业政策控制及法规标准提升,上游资源监管的强化和措施的严格,血制品行业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整顿。目前整个产业的年产值约达70亿~80亿元,低限度地满足了我国临床疾病预防及治疗需求,一部分产品(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生物胶等)还走出国门,实现对东南亚、中东、北非、南美等非主流市场的出口;有些产品还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由于产业处于一种政策调整的磨合时期,近年来,各企业的采浆量有所下滑,囿于原材料的制约,产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145个执业单采浆站的采浆量只有4900~2700吨。同时,与国际血制品大型企业相比,我国血液制品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科技的研发及应用上。
  从血浆分离技术和产品结构比较,血液中有150余种蛋白及因子,国外巨头能分离提取出22~24种,而国内最好的企业只能分离10~11种,一般企业只能分离3~4种,这是由国内企业在技术积累、资本、人才、战略眼光及经营策略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目前很多方面还没有太多的储备和底蕴来开发及创新。
  从市场份额比较,国外巨头主要依靠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特殊蛋白因子等来获取较大的利润,白蛋白只占有很小的份额;而国内企业产品线上白蛋白几乎占了75%,其余才是免疫球蛋白(含静丙)及小制品的贡献,既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也无法让企业来合理分摊成本及利润。归根到底,是由于影响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薄弱,其发展受制于高科技壁垒。目前我国血制品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因素及高技术壁垒有几大主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膜过滤去除病毒。
  纳米膜去除病毒的处理措施主要应用于静丙和各类凝血因子等的生产流程中,目前常用的主要是50或25毫微米级别的过滤膜,如果采用,国内企业必须考虑对当初生产工艺流程的调整及一次性耗材的效费比,调整工艺流程意味着技术改造(停产)和增加成本投入,且一个生产批量需要调换一个纳米膜棒,费用在5000~7000美元以上,投浆量越大,其使用频度也越大,因此,厂家一般不主张采用此技术。
  一般在生产最后环节用超细网格膜芯滤过可能潜在的目标病毒,目前国内常用的乃美国Pall公司生产的纳米膜Uitipor VFTMDV50或DV25等。目前国外有的公司生产血制品如PCC,有的采用最小级别系15nm的纳米膜,这种纳米膜可以滤过已知的所有血源传播性病毒颗粒,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纳米膜过滤主要是应用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制备过滤,而其他方法如S/D法、干热、巴氏灭活、低pH孵化法合用可进一步提高制品的病毒安全性,现在的国外药典和法规要求任何血制品制剂均需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一般不提倡某一种单独方法应用来灭活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