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新加坡新生水开发成功使其全球水务市场占有率提升
《孝感日报》 / 时间:2008-07-07 08:29:50
  据孝感新闻网2008年7月6日讯 “这种水在市场是买不到的,我们只在国庆节时作为礼物派发给公众,大家带一瓶回去作个纪念吧。”我们在新加坡新生水(Newwater)展览馆参观时,工作人员热情地给每人发了一小瓶新生水。
  仔细端详这种350毫升装的新生水,实在看不出和平时在街上卖的矿泉水有什么区别。不过,这种水是用污水经过沉淀、过滤、反渗透、紫外线消毒等程序加工而成的,从技术指标上说这种水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但在人们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直接饮用它。新加坡现在有四座新生水厂,新生水已成为新加坡的重要水源之一。不管你是否愿意饮用,在新加坡的自来水中,都混有少量的新生水。
  在新加坡,水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心的话题。自1965年新、马分家以来,新加坡一直生活在淡水不能自给自足的阴影里。尽管新加坡每年平均降水量达到2340毫米,但由于人多地小储水困难,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历史上,新加坡一半以上的淡水都从马来西亚进口。1942年日军进攻新加坡时,驻守新加坡的数万名英军很快投降。据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军先占领了马来西亚,切断了对新加坡的淡水供应。
  今天的新加坡每天要消耗3.3亿加仑淡水,这相当于550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水量,它们大部分仍然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根据1961年和1962年签订的供水协定,马来西亚柔佛州以每1000加仑(540公升)3马币分的价格卖水给新加坡,并规定25年后双方可再议水价。但1986年和1987年后,马来西亚方面并未对供水加价。由于新加坡卖给马来西亚的净水价格高达每1000加仑马币5角(新加坡方面称水处理的成本为马币2.4元),这多少引发马来西亚民众的不满,认为双方的供水协议有失公平,要求政府对供水加价。到2011年,其中的一个供水协议将会到期,到时双方需就供水问题进行重新谈判。由此可见,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虽然便宜,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连用水都不能得到保障,就不能不受制于人。
  为保障国家淡水供应量,新加坡政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不遗余力。他们一方面通过增加蓄水、建新生水厂和海水淡化厂,增加水源;另一方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尽量缩小水资源的供需差距,做到用水自给自足。
  翻开新加坡地图,可以看到很多蓝色的蓄水池。建设蓄水池是新加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全国目前建有17个蓄水池,一半以上的国土被辟为集水区。集水区内严格控制工业项目,防止水源污染。随着滨海堤坝等工程完工,新加坡的集水区面积将占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前不久我们还在新加坡河游览时了解到,新加坡人正在河口建一个大闸门,准备把新加坡河改造成一个大蓄水池。导游自豪地告诉我们,由于海水倒灌,现在新加坡河的水是咸的,但大坝建起来后,新加坡河就会储满淡水。比较巧妙的是,新加坡人把蓄水和旅游结合起来,他们把全国的蓄水池和水道都连接起来,建设水上游乐项目,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水上动感之都,让水为城市增添灵气,为人民生活增添乐趣。今年新加坡艺术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就都是在水上举行的。
  在水资源的再利用方面,新加坡也是世界领先的。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新加坡就开始研究新生水,只是由于当时技术还不太成熟,生产成本很高,所以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随着国际反渗透技术的发展,新生水生产的条件逐渐成熟。在2002年的新加坡国庆节上,吴作栋总理兴致勃勃地第一个饮用政府送给国民的国庆礼物――新生水,以此拉开国庆的序幕。我想这种水之所以被命名为新生水,其用意不仅是指“水的新生”,更是指“新加坡人的新生”。到2010年,随着第五座新生水厂的建成,新生水将能保证新加坡人30%的用水。目前新加坡的新生水主要用于工商企业、建筑工地等,小部分注入蓄水池成为饮用水源。
  此外,新加坡还于2005年建成了首个海水化淡厂,每天的产量为3000万加仑,可保证新加坡十分之一的用水。但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每立方米0.78新元,约为新生水的两倍。目前海水淡化只作为新加坡淡水的策略性供应源。
  配合水资源的储存和新生水的生产,新加坡建立了两个很完善的系统,即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每当下雨,雨水会顺道大大小小的水道汇集到蓄水池。水沟和水渠都是水泥砌的,在水沟两边的水泥板上都打有一个个的小洞,以供地下积水流出,所以不光地表水会积聚在一起,就连浸入地下的雨水也会流到沟里来。现在新加坡的水渠总长度达到了7000公里,大的水渠宽度和深度都达到几米,像一条小河。在新加坡,庞大的集水系统同时也是很好的排水系统。即使下再大的雨,城里都不会形成积水,雨住路干。污水收集系统也十分先进,通过地下管网把污水汇集到一起,最后流进污水处理厂。新生水厂建在污水处理厂旁,使水资源循环使用。
  在开源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十分注重节流。他们从培养公众节水意识入手,使新加坡人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如2003年开馆的新生水展览馆,就是作为一个对民众进行节水教育的场所而存在的,目前已有50多万人次到此参观。他们实行高水价和水费累进制,用价格杠杆调控人们的行为,鼓励公众节约用水。据统计,五年来新加坡人每天的人均用水量,从165升降为157升,降幅接近5%,这一成绩受到世界的肯定。他们还设立多种奖励基金,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水务技术攻关……
  今天,新加坡已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国,逐渐成为水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笼罩在新加坡人身上的水资源阴影正在逐渐消散。他们的成绩受到世人称赞,尤为可喜的是,在解决自身水资源问题的同时,新加坡已成为掌握世界先进水务技术的国家,并进而成为水资源管理先进国和水务技术输出国。据统计,目前已有8家新加坡水务公司走出国门,到中国、印度、中东等地输出技术,拓展商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认为,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使得世界水处理和水资源管理市场充满商机。目前新加坡在全球水务市场的占有率为1%,他希望在2015年前,新加坡的占有率能上升到5%。环境和水务产业已被新加坡作为下一步的三个重点产业之一发展。
  可以肯定地说,在新加坡淡水供应越来越得到保障的今天,邻国再也不能以“切断水供”相威胁了,否则受伤的只能是他们自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立才能自强”的道理。同时,从新加坡由水资源弱国变为水管理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事物是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只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缺点可以转化为长处,不足可以转化为优势,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