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六横海水淡化四期工程达每天10万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宁波日报》记者 吴巍 / 时间:2011-10-17 17:01:10

  据镇海新闻网2011年10月12日讯 比起佛音缭绕的普陀山,抑或大名鼎鼎的桃花岛,同处一隅的六横岛在旅游开发上可能逊色不少,但其发挥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优势,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为六横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然而淡水资源的匮乏,却又制约着当地发展。随着浙江乃至全国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在岛上兴建,为六横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六横水务有限公司,终于得窥这一略显神秘的海水淡化全过程:一头是巨大的抽水机,往厂区内抽进浑浊的海水;一头是清澈的淡水源源不断地汇入产品水池,最终进入全岛供水管网,流进岛上企业和每一户居民家中。
  海水淡化解水乏
  六横岛是舟山淡水资源缺乏的岛屿之一。近年来,岛上临港产业快速发展,居住人口剧增,现有的淡水资源远不能满足全岛居民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六横各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亦遭遇水资源匮乏的瓶颈。
  尤其是今年,舟山遭遇持久的干旱少雨天气,随着最近5个月的降水量创下历史最低,当地于5月30日发布干旱橙色预警,并宣布6月1日起向市民限时减压供水。舟山因此成为中国首个因干旱限水的城市。
  但同属舟山的六横岛却不在限水之列。“这要归功于我们已经投用的一期海水淡化设备。”六横开发建设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淡化海水及时弥补了供水缺口,六横岛居民基本上没有遭遇舟山本岛的淡水限供问题,岛上居民曾连续一个月将淡化水作为生活用水。
  六横10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作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示范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经达到一天2.25万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即三四天淡化一座小二型水库的蓄水量,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水源保障。
  据六横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卡妮介绍,待二、三、四期工程全部完工后,该公司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量每天可达10万吨以上。届时,即便天遇大旱,也能保证六横岛上的民众每人每天1吨的用水量。

  反渗透技术来净化
  进入反渗透处理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由一排排反渗透膜元件组成的三台大型淡化装置。其中,第一、第二台装置每台配有56支反渗透膜元件,第三台规模更大,配备了120支。这一支支白色管状的反渗透膜元件正是实现海水淡化的关键部件,其采用的技术也被称为反渗透法。
  作为当前全球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法凭借相对较低的成本、相对便捷的流程和几乎没有污染而备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睐。“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高压将海水中的氯化钠分子等拒于膜外,剩下的就只有完全纯净的淡水。”杨卡妮介绍说。
  这种压力究竟有多大?她透露,一旦装置出现意外,如发生陶瓷片破裂,高压海水就可能喷涌而出,压力大到甚至连窗玻璃都会震碎。也正是由于需要对海水加压,一种特殊的高压泵在反渗透装置中不可或缺。而产生高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种可将压力回收并重复利用的能量回收系统也必不可少。
  经过这一环节后,海水已由咸转淡,但还不是最终的成品水。由于硬度偏低,加上pH值偏酸性,水中还必须加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成碳酸氢钙,以调节pH值,使之符合人体所需的弱碱性,并提高水的硬度,最终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记者向工作人员要了一杯水品尝,感觉味道类似泉水。
  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在每吨6元左右,相对于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还是比较高。因此在舟山,政府采用补贴方式给居民供应淡化水,六横岛上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每吨2.5元,只需额外收取每吨一元的排污费用。
  综合利用海水产业链
  在海水淡化项目中,提取淡化水后剩余的浓海水,一般都通过浓海水排放管道引至深海区排放。但是大量排放后会改变区域海水浓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长。
  据了解,在海水淡化过程中,会产生40%左右的浓海水,也就是说生产1000吨的淡化水,会产生400吨左右的浓海水。六横海水淡化项目四期工程完工后,淡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浓海水每天会从现在的近千吨增长到4万吨左右。
  六横水务有限公司想到了与盐场联姻,一边是海水淡化,一边是盐场晒盐,中间连上一根水管,浓海水直接成为盐场的原料,从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达到海水综合利用的目标。
  去年10月,六横水务有限公司出资20万元铺设了一根直径300毫米、长600多米的水管,将浓海水免费送到附近盐场。初步估计,利用浓海水晒盐,收盐期可缩短两天,而产量可提高30%以上。
  “这只是海水综合利用的第一步。”六横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利用盐场晒盐,浓海水还可用于提取钾、溴等元素,今后还能进行盐化工、特种养殖等深度开发,如条件适合,他们将考虑利用浓海水在附近建设类似“人工死海”的旅游项目,从而使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