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日五万吨项目即将全面竣工投产
《燕赵都市报》记者 袁伟华 张啸龙 / 时间:2012-02-08 11:14:46
  据搜狐网2012年2月8日讯 正月十二赶上寒潮来袭,钢铁电力园区所在的曹妃甸11+地区被海风裹挟。来自南方的唐山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耀明冷得有些缩手缩脚,不过介绍起已经竣工的5万吨海水淡化项目,脸上便红润起来。“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商业运营海水淡化项目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陈耀明介绍说,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是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
 
工作人员介绍海水淡化项目

  目前,这一工程每天可处理海水规模5万吨。由于目前曹妃甸供水管网还有收尾工程尚未完工,采访时水厂并未开工。不过陈耀明告诉记者,2011年10月10日,该厂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正式宣告竣工,经调试顺利出水。而经过淡化的海水,水质已经完全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再过几天,管网完工之后,我们的5万吨海水淡化项目将全面开工投产,届时每天淡化的海水将能满足曹妃甸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陈耀明兴奋地说。
  未来3~5年渤海海水“解渴”京津冀
  “目前曹妃甸地区用水主要来自唐山市北部的陡河水库,发展海水淡化项目,对缓解曹妃甸、唐山市以及环渤海区域水资源短缺压力,保障京冀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采访中,曹妃甸新区发改局基础投资处副处长李家麟介绍说,目前竣工的海水淡化项目,只是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的起步工程。“十二五”期间,曹妃甸海水淡化建设总能力将达到100万立方米/日以上。目前投资超过170亿元的海水淡化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经编制完成,今年有望再有实质性进展。
  陈耀明介绍说,海水淡化产业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而据水利部资料显示,环渤海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1571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而京津冀三地,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不足300立方米,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在缺水形势更加严峻的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属世界重度缺水城市之一。
  李家麟介绍说,为缓解地表淡水不足的严峻局面,河北、北京市等地只能靠开采地下水来进行补充。目前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而发展海水淡化项目,也将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有益补充。“我们将为北京地区提供10亿立方米的淡水,有力缓解北京地区的用水压力。”
  海水淡化阐释完美循环经济产业链
  “我们的海水淡化项目,是以电力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曹妃甸新区钢电指挥部翟君告诉记者,概括来说就是包含了“海水冷却发电-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盐化工”的循环经济体系。“海水淡化项目有两个难点,一是耗电,另一个就是分离出来的浓盐水排放问题。”陈耀明介绍说,而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之下,这两个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
  陈耀明介绍说,首先海水淡化项目可利用上游华润电厂发电余热为海水加温,一般情况下,水温每升高一度,处理一吨海水可省电0.05度,这对于日产5万吨的淡化项目来说,可以节省掉一大部分电力成本。其次,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盐水一直是环境公害,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将浓盐水稀释后直接排放到海里,这既污染海洋水体,又需要增加处理成本,而在曹妃甸,这些浓盐水不仅不会成为负担,相反还被下游企业当成了绝佳的原材料。“目前我们的浓盐水已经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下游晒盐以及制碱等化工企业,废水已经变废为宝,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个创举。”翟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