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成效明显
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经济管理处 / 时间:2016-05-27 09:14:59

  据天津市海洋局官网2016年5月25日讯 5月19~22日,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展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顺利举行。按照展会要求,市海洋局组织我市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17家优秀成果单位参加本次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展会天津展区面积108平米,集中对在海洋区域创新示范、天津科技兴海专项支持下形成的涉海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展示宣传。重点包括:汉海环保的海上无人机和无人艇;欧泰激光的海洋环境监测激光器;海王星公司的海洋石油复合软管;博迈科公司的海上大型模块建造技术;斯卡特公司的水下作业级机器人;新港船厂的8000车运输船模型;膜天膜公司的海水淡化高效膜组件;长芦海晶、汉沽盐场和中盐工程研究院的高端盐化工系列产品;天津科技大学和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医药新技术、新产品等。展览内容涵盖了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船舶、海洋化工和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集中体现了天津海洋产业特色及综合实力。
  天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一、区域示范项目背景情况
  2014年,为支持我市海洋经济试点建设,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批准我市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地区,批复了我市区域示范实施方案,批准我市以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两产业为重点,通过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开展一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成功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海洋创新企业,建设一批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方案执行期为2014-2017年,到2017年,实现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水淡化产业增加值848亿元,年均增长20.4%,培育形成若干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高,带动全市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同时还批准了我市区域示范项目47项,总投资57.75亿元。按照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由我局会同市财政局、滨海新区政府共同负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以下简称:区域示范)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区域示范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二、2015年区域示范项目进展情况
  2015年以来,市海洋局以区域示范专项项目为重点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重点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通过项目实施,我市海水利用业发展水平和技术保持全国领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已形成规模效应,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2015年,我市实施国家批复重点项目43项,计划投资9.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6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60.8%。其中财政拨款约4.57亿元,使用1.47 亿元,专项资金执行率为32.1%;自筹资金4.04亿元,实际使用4.42亿元,包括企业自有资金3.92亿元和银行贷款0.3亿元,自筹资金执行率为104.6%。
  2、2015年,我市区域示范项目完成成果转化46项,申请专利303项,新增产品35项,新增新技术新工艺33项,新增行业技术标准46项。围绕项目建设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中试基地42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市级研发中心12个,企业研发中心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个,产业中试基地5个。各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和实施方案要求。
  3、2015年,我市通过区域示范项目培育企业32家,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50.51亿元,其中年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15家,新增企业3家。培育了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膜天膜集团、欧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求实飞博科技公司、龙腾智慧科技公司等17家民营企业,太重天津滨海机械、汉沽盐场等15家国有企业和大专院校不断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发展。
  4、2015年,我市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其中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1.6亿元,浓海水制盐、化工等综合利用3.2亿元。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565亿元。
  5、其他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推动建设海洋产业联盟,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市2015年在推进区域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市海洋局会同市政府研究室开展了海洋产业联盟建设研究工作,编制了海洋产业联盟研究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产业联盟的构想。
  二是组织开展海洋技术攻关,我市2015年科技兴海立项11个,财政支持专项经费0.068亿元,带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配套经费0.25亿元,预计形成经济效益3~4亿元。我市在科技支撑计划等专项中设立海洋专题,在基础与前沿类研究计划中设置相关领域项目指南,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科技,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海洋科技投融资支持体系。
  三是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全市通过区域示范项目实施,探索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机制。天津大学充分发挥滨海工业研究院和前沿技术研究院的优势,与我市重点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围绕海洋装备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南开区政府、天津大学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手打造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已吸引天津大学海洋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3家科研机构入住,创办和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与临港经济区管委会正在全力推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四是开展区域示范宣传,形成了良好氛围。2015年11月,由市海洋局会同滨海新区政府和临港经济区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天津)国际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交易博览会成功召开,共有322家海洋装备领域的企业参展。展会期间,瑞宝海工临港基地、三一重工临港基地、海之星中俄海工临港基地等15家海工装备企业与临港经济区签署了投资协议,8家企业互相签署了产需、经贸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交易额达到365亿元。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接待行业协会及团队110团次。
  三、我市区域示范工作在2016年国家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
  2016年4月27~28日,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组织考核组,来津进行区域示范2015年度工作考核。考核组实地查看了九安医疗电子公司承担的海洋声学探测成套装备产业化、通洁高压泵制造公司承担的船舶钢结构除漆爬壁机器人产业化等5个项目的建设情况,听取了道达渤海新能源公司海上风电多功能安装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天津大学海洋技术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5个项目的会议汇报,市海洋局向国家考核组汇报了我市区域示范总体工作情况。考核组认为我市区域示范工作组织有力,创新思路招法,多渠道筹措资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带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完成了各项年度考核指标,给予我市总体考核优秀评价。此外,国家考核组建议我市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产业化项目量产和市场推广,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执行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四、区域示范工作实施效果评估
  1、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全市推广。经过近两年的建设,通过区域示范项目带动,以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淡化所等科研机构为核心,主动对接具有雄厚资金、设备、人才基础的如天锻压力机公司、膜天膜集团、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等企业,在充分分析研究海洋装备、海水淡化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发展的模式,注重成功应用。各学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先后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部分项目采取将用户企业作为协作单位的方式,大大加强了产学研与市场之间的结合程度,显著加速了新产品的推广。
  2、示范项目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我市欧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用于海洋装备制造大功率光纤激光器项目、滨环院浓海水提铷技术产业化项目等,不仅仅填补了我国海洋产业领域的空白,还以此为契机,在机械制造、环境监测、水污染治理等更广泛的领域带来示范效应。天津大学建立的海底管道焊接服务平台,不仅能为中海油提供稳定的海底管道焊接服务,也为整个工业焊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关键的服务,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此类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市海陆统筹发展、服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市区域示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市场需求作为支持成果转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应用天津大学的非滑道建造技术,实现原有非滑道场地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连续两年实现产值翻番。汉海环保公司的海上溢油环保产品,业务迅速扩展,企业已在沿海多个省市设立分公司,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带动产业转型发展。我市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的机遇。如天津科技大学与长芦海晶集团开展联合攻关,攻克反渗透海水淡化浓海水处理技术,改造原有浓海水处理盐田和处理车间,提升传统制盐企业生产水平,解决海水淡化浓海水排放的环境问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5、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我市通过区域示范项目,有效的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落位各主要海洋产业功能区,形成分工发展、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链不断延伸。如临港经济区通过区域示范项目,吸引了泰富重装、鑫正海工等一批大型海洋装备企业落地,在临港经济区形成了海洋模块建造、平台设备制造、施工设备制造、装备建造服务、配套部件制造、成套装备设计等多类型企业分工发展的良好态势,避免同质化企业恶性竞争,初步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装备生产再到工程应用服务的产业链。
  6、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初步统计,自2014年我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开展,有效带动企业就业超过5万人,打造公共服务型平台服务社会超过1500次。经产学研用一体化带动,大专院校高知识人才进驻企业次数不断增加,时间不断增长,有效实现了大学生就业、科研成果转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等良好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