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家庭氧疗用制氧机使用不当隐患多甚至会导致不良后果
《南方周末》记者 杨淑梦 / 时间:2017-06-22 14:49:24

  据中国家庭报网2017年6月21日讯 近些年来,“氧疗”成为了一个热词,与“氧疗”能直接扯上关系的算是“制氧机”了。商家借机宣传称,“制氧机不但可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等疾病,还有保健作用,例如解除压力、缓解疲劳;孕妇吸氧,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等等,被商家奉为“保健神器”。究竟它的真正功效是怎样的呢?
  6月13日,《南方周末》联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制氧机家庭应用指导蓝皮书》。蓝皮书介绍制氧机的市场现状、制氧和供氧方式,阐述分子筛制氧机的适应病症、临床规范化治疗等方面知识。
  制氧机并不是转动着就能起作用
  打开淘宝,搜素“氧气”,会出来各式各样的制氧机。价格少则一两千,多则七八千,有的甚至过万。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制氧设备,消费者对其使用情况并不了解。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机器转动着,出来的应该就是标准氧气。
  “其实不然,转动不一定就能发挥作用,判断制氧设备优劣的最重要指标是氧浓度,如果氧浓度不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专家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在制氧机生产许可方面有严格规定,出厂时在额定流量范围内产氧浓度应大于90%,并要求制氧机应自带氧浓度检测功能,氧浓度低于82%时应停止使用,更换分子筛。
  现在市面上有两种不同方式的制氧机,分别为膜分离制氧机和分子筛制氧机。
  分子筛式制氧机是目前流行的制氧技术,制氧效果由分子筛和压缩机的质量来决定。以空气为氧源,无须加入药剂,接上电源便开始制氧。专家介绍,这类制氧机的氧浓度一般可在30~90%之间调节,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吸氧浓度低于25%无治疗价值
  刘女士65岁的父亲患有慢阻肺,2015年购置了一台制氧机。用了1年多后,老人感觉不对,说和以前不一样。去医院一检测,才发现机器实际出氧浓度只剩30%多,和空气内的含氧量差别不大。“医生说如果不去检测,还继续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刘女士说。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则广教授介绍,分子筛制氧机的使用不是一劳永逸的,制氧机需要定期维护。分子筛吸附能力在使用当中会随着使用时间慢慢下降,必要时需要进行更换。
  氧疗过程中,吸入的浓度和时间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如果吸氧浓度低于25%,无治疗价值;如果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则会发生中毒。
  氧疗用户要想真正做到科学用氧,需要了解哪些呢?郑则广说,要明确氧气的供应来源、给氧方式、每日吸氧时间、疗程,以及在静吸、活动以及睡眠时的吸氧流量。
  专家建议,首次进行家庭氧疗前,最好能够获得医生的用氧处方。有些人可能仅需要在运动时吸氧,另一些人只在睡觉时吸氧,但还有些人每时每刻都需要吸氧。就诊后,医生会根据血液检测中的血氧水平,做出判断并开具家庭吸氧处方,包括氧气流量(即每分钟需要的氧气量)、吸氧时间和吸氧时长。专家表示,不要擅自改变氧气流量和停止氧疗,如果自己认为供氧量有问题,可随时与医生进行联系。
  制氧机也需定期维护
  现在很多医院不用氧气瓶集中供氧,取而代之的是“分子筛变压吸附机器自制氧”,即自己购买一台“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机”,来满足临床用氧需求。但却出现因长时间使用制氧机,导致氧气浓度降低而引起的医疗事故。
  2016年1月5日,湖南经视《经视大调查》栏目就曾曝光过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用浓度仅54%的分子筛氧冒充合格氧,给患者使用。2008年,浙江还曾发生一起抢救死亡病例,最后检查发现是当时的氧气浓度只有18%,还不如空气。
  记者发现,在《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里,“医用制氧机”是作为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
  2014年1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制氧机消费提示,并进一步明确:制氧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除医疗机构使用外,小型的制氧机还可用于环境和病理情况下低氧的家庭辅助治疗,如高原缺氧、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但家庭辅助治疗用制氧机不得用于生命维持或是生命保障。
  制氧机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处方的每日吸氧时间和流速使用,从而减低适应症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
  据悉,市面上销售的所有制取含氧气体供人体吸入的制氧机,无论是“医用制氧机”还是“家用制氧机”都需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
  根据《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制氧机的标签和说明书中均应标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消费者可以通过说明书和标签是否有注册证编号信息来确认制氧机是否合规。
  此外,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众查询”栏目核实产品信息。
  做足准备再使用制氧机
  在使用制氧机时,除了考虑吸氧方便外,还要选择合适的使用环境,这既有利于使用者安全使用制氧机,也能延长制氧机的寿命。
  制氧机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制取富含氧气的可吸入气体,气体浓度通常可达到90%以上,但仍有部分氮气、氩气、其他气体和微粒因无法完全分离而混入其中。洁净的环境空气是制取干净气体的基础,因此应避免制氧机处于污染物或烟雾环境中。
  严格来说,制氧机本身并不制取氧气,而只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开来,其在制取氧气的同时也会不断排出氮气。墙壁、帷帐或其他物体有可能影响制氧机的排气流通,导致制氧机周边氧浓度低于正常环境氧浓度,并可能引起制氧机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可能影响输出气体氧浓度,甚至导致停机,因此放置制氧机时应至少与这些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制氧机制取的气体氧浓度通常超过90%,而氧气是助燃气体,因此,不宜将制氧机放在热源及明暗火源附近,特别要注意禁止在氧疗的同时或在制氧机周围吸烟。
  潮湿的环境会影响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和制氧效率,因此,也不宜将制氧机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在使用制氧机时,要注意防止滑动和倾倒。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制氧机都是带有锁轮子的可移动式制氧机,使用时轮子锁定装置处于紧缩状态。
  选择分子筛制氧机,一定看清注册证
  家用制氧机、医用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证可查的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国内生产企业有近百家,注册证书不少于110张,包含各种型号规格制氧机超过400多种。国产制氧机品种约占所有制氧机的90%以上,另外,不到10%的为进口制氧机。
  “医用制氧机是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制氧机,家庭使用,应该购买家用型吧?”有消费者疑惑。瞅准消费者的认知盲区,一些厂商或经销商打着“家用”“保健”的旗号,在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经营证的情况下便进行生产或销售。
  “其实无论是叫‘家用制氧机’还是‘医用制氧机’,供人体吸氧用的,本质都是医用制氧机,都可用于家庭氧疗。它们不是普通的家用电器或保健器械,而是医疗器械。”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副所长郁红漪强调。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高级工程师王伟,专门从事呼吸麻醉设备的研究。他表示,对于分子筛制氧机的氧浓度等指标,国家也有规定。根据YY0732-2009《医用氧气浓缩器安全要求》,设备必须安装氧浓度状态指示器,当成品气中的氧浓度低于82%时,必须向操作者发出报警,避免患者吸入不符合氧浓度要求的气体。
  正常人吸氧达不到保健功效
  不少身体健康的人也想吸氧,认为吸氧可以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在专家看来,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郑则广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吸氧呢?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满足人体的需求。“不过,一旦环境改变,进入身体的氧气减少,或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发生病变,导致含有氧气的空气进入体内的路径出现问题,氧气无法顺利进入体内,出现低氧血症的表现时,这类人群就需要吸氧。”郑则广介绍了氧疗的适应症。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到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慢性缺氧的病人建议在家里面进行氧疗。家庭氧疗的原则,是保证外周氧饱和度不低于88%。在家庭用氧情况下,一般不应超过30%。”郑则广表示,一些人认为,氧气浓度越高就越好,或者吸氧“任性而为”,高兴时就多吸一点,不高兴就不吸,这非但不能改善病情,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在使用制氧机过程中,很多人会担心氧中毒问题,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副所长郁红漪提到:“由于是混入空气后吸入呼吸道,氧气的实际入肺浓度往往大幅低于制氧机输出气体氧浓度,即使吸入的是纯氧,当使用鼻氧管吸氧时,实际入肺浓度=21+4×输出气体氧流量(L/min)。如果购买5L机,实际入肺浓度也最多为41%,而一般吸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才会发生氧中毒,因此即便是5L机一般也不存在氧中毒的风险。”但是,对于存在慢性呼吸衰竭,血二氧化碳高的患者,吸氧浓度不宜高于30%,否则会出现病情加重;如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吸入高于30%的氧气才能保证外周氧饱和度高于88%时,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