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高科技“下嫁”低利产业膜法制糖催生制糖业发生质变
《湛江日报》记者 刘世忠 林小军 吴建韬 李亚强 / 时间:2019-03-27 16:23:17

  据湛江新闻网2019年3月27日讯 3月26日,随着蔗糖榨季的结束,全球首批膜法精糖产品在位于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的广垦糖业金丰糖厂内宣告生产完毕。记者在该厂看到,这批使用颠覆140余年传统制糖工艺纯物理生产的“新生儿”,细分为红糖、白砂糖、液态糖、片糖4种小包装产品,在工人小心翼翼地运送下入库,即将面市。
  膜法制糖工艺,依托的是国际尖端的纳米级孔径工业膜技术,让甘蔗榨液通过多张膜孔大小不一的膜后,分离出纯蔗糖浓液,再经蒸发结晶成糖。和传统工艺相比,摒弃了须加入磷酸或二氧化硫和石灰等辅料的蔗液澄清环节,不但生产效率更高,而且全程无化学反应,是难得的纯物理绿色制造产品。由于无化学添加,膜法精糖保留了浓郁的原蔗芳香,成为国际糖市新宠。


高科技“下嫁”低利产业膜法制糖催生制糖业发生质变

生产全球首批膜法精糖的广垦糖业金丰糖厂的车间里,科研团队人员在取样分析。(记者 张锋锋 摄)


  此前的21日,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院长何岩率队到金丰糖厂调研时透露,膜法制糖中试取得超预期的成功——在首批生产中交出了吨糖节支百元、节能20%、增收千元,吨蔗产糖率提高20%及废料“零排放”的神奇“成绩单”。
  逆境催生“大梦想”
  以湛江产全球首批膜法精糖生产全程的神奇“成绩单”衡量全国千万吨级“体量”的蔗糖产业,未来产生的效益期望令人遐想。和中科院联手技术革新推动传统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广垦糖业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称,“膜法制糖在湛江获得的成功,令国内同行为之振奋,在糖业寒冬中看到了春意!”
  连续多年来,国际原糖价格大幅低于国内糖价,种蔗榨糖,效益远不如进口原糖提炼白砂糖。背靠数百万蔗农、千余万亩甘蔗的蔗糖产业,又承担着国家战略储备的重任,必须保留相当规模的糖料种植面积及榨糖产能。从2017年上半年至今,国际糖价从每磅23美分急速下滑到每磅12.5美分,令步履艰难的国内糖业经历苦寒之冬。
  在糖价持续低迷,甚至出现糖企巨亏的恶劣环境中,个别糖企被迫采取砍产能以减亏损、甚至向产业链上游的蔗业倒压甘蔗收购价的短期行为。
  糖业逆境,让拥有庞大产能、以湛江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广东广垦糖业集团上下陷入深思。
  蔗-糖产业链条结构单一且紧密联系,无论是砍产能还是压蔗价,势必令甘蔗种植业遭受重创,继而产生糖料作物枯竭的困局。因而,糖业逆境求生,须紧守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以创新驱动,实现供给侧结构调整,以升级换代的产品,取得更高的附加值。
  奋发作为闯雄关
  为谋求产品升级换代,广垦糖业首先想到的是“攀亲”高新科技,这在当时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市场视角看,低利润产业难以承受高新科技研发的风险——不但投入极高,且其科研周期、成功率也难以精确估算。而此时的糖业,利润极低甚至普遍亏损。
  科研界业内人士这样比喻,高新科技是“白富美”,往往“联姻”“高富帅”式的高利润产业,要让低利产业得到“白富美”垂青,难度是“传奇级”的!
  在广垦集团的不懈努力和各级政府、农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2016年9月28日,一则糖业“传奇”揭幕上演——广东广垦糖业集团与广州中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三方签订膜法制糖新工艺项目合同。由广垦糖业提供场地、设备和工人,科技公司和科技团队筹资投入研发。
  2016至2017榨季,中科院设于广垦糖业调风糖厂的膜法制糖中试车间首次成功分离出适产的蔗液;2017至2018榨季,中科院膜法制糖中试车间移至广垦糖业金丰糖厂,首次试产出膜法结晶蔗糖成品;2018年3月2日,中科院宣布膜法绿色制糖新技术在湛江研发成功;2018至2019榨季,全球首批膜法精糖产品在金丰糖厂生产完毕,其减支、增收及废料“零排放”的环保数据获“超预期”的成功。
  这一连串事件,在国内糖业中引发轰动,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制糖业工艺革新大事。
  初心澎湃创奇迹
  谈及全球首批膜法精糖在湛江的诞生。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膜法制糖团队领头人万印华博士脱口而出的是这么一句——“闯,终于闯过来了!”


高科技“下嫁”低利产业膜法制糖催生制糖业发生质变

万印华博士(左)率领膜法制糖科研团队为全球首批膜法精糖的诞生倾注了大量心血。(记者 张锋锋 摄)


  这位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海外召回的国际工业膜技术领先专家坦言,这是他科研生涯并不多见的风险式科研,包括他本人,都自掏腰包承担风险。工业膜技术属材料学科,与交错多学科技术的制造业结合,确实存在难以预料的风险。所幸的是,整个科研团队在3个榨季内便取得成功,超过两千万元的总投入,并没有超出筹资者的承受能力。
  万博士表示,过去在海外研究膜技术时,主攻的应用方向是生物制药,回到国内后,已陆续在酱料、海水淡化和制糖等产业成功应用,高新科技与低利产业的“联姻”,在海外是极少见的。“也许这就是新时代的召唤,新时代的奇迹!”
  如何将高新科技应用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是新时代的全新课题。据熟知万博士团队的科研界业内人士透露,该团队曾两度与湛江擦肩而过,直到此次的膜法制糖项目,才算是真正实现项目落户湛江。一次是在徐闻角尾盐场研发的海水膜淡化技术,但这一节能领先的项目最终落户河北黄骅港,服务的还是源自湛江的耐盐碱海稻浇灌工程。在与广垦集团合作研发膜法制糖前,万博士团队还曾和湛江另一家糖企谋求合作,但因对科研风险的承担顾虑,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资产超百亿元、产能占广东“半壁江山”的大型国企广垦糖业。
  “要把高新科技应用到低利润产业上,还真需要‘豁出去’的气魄!”万博士团队的多名成员都表述过同样的观点。该团队大部分为青年人,在三个榨季的艰辛研发岁月中,他们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在地处偏僻的雷州市调风镇,他们往往边涂驱蚊药油边在电脑前调试数据;在金丰糖厂的中试车间内,他们调整着自主研发的设备,满身油渍如同修车师傅;在中控室的电脑前,他们一坐就超过24小时,身上散发着汗酸味,桌上放着半个已发干的馒头——一年的榨季就这么几十天,只要机器开着,他们就不放弃采集数据的宝贵时机。从海量的调试数据中精细分析出最佳数据,成为新型工艺控制的关键。
  同样抱着“豁出去”念头的还有广垦糖业集团,在该公司的会议上,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他们的热议话题。做好人民群众的“糖罐子”,以更好更高端的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需求,是糖业改革发展的必然,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向排头兵位置冲刺就要不怕“摔”,要从高新技术研发中获得改革的成功,就必须担当起研发失败的风险。
  糖业提质开新路
  膜法制糖令糖业吨糖增收近千元,为蔗农增收提供了空间;因全程实现废料“零排放”,解决了制糖工业污染防治的核心问题;绿色环保且风味更佳的糖产品,增强了中国制糖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全球首批膜法精糖在湛诞生,这是湛江的幸事,也是全国糖业的幸事,更是高新科技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中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尝试,其首批产品的生产成功为传统糖业供给侧结构带来质的飞跃,继而为破解国内糖业困局,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曾到广垦糖业金丰糖厂膜法制糖中试车间参观的多名糖业资深人士表示,这项工艺技术革新,不但可以推动南方的蔗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可以移植到北方的菜糖制造业上。同时,估算因糖业技改而产生设备制造市场,总量逾4000亿元,相当“两个美的集团”的年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