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一泓清水入黄河 “数”说山西好生态
山西晚报 武佳 / 时间:2024-02-07 09:15:15

山西晚报26日讯:漫天飞雪,给汾河两岸增添了别样景致。汾河湿地公园的几处浅滩上,白鹭与白雪相映成趣。被誉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监测鸟的白鹭,时而盘旋水面、时而展翅高飞,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2023年,我省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泓清水入黄河正在一步步由大写意变为工笔画”“实景图22日,山西晚报记者梳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说山西好生态。

三年285个工程,首年开工超七成

万荣县庙前断面国家监测站,是汾河入黄前的最后一个水质监测站。尽管冬日的汾河里冰凌不时流过,不停撞击着监测站的水样提取设备,但监测站里不停运转的各种仪器,一直在监控着汾河水里的各项参数,确保“一泓清水”汇入黄河。2023年,万荣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生态环境工作和水务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共29家成员单位,专班办公室设在运城市生态环境局万荣分局,统筹协调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3年,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285个工程,已开工213个,完工88个,开工率74.7%,完工率30.9%。三年的工程量在开局首年开工数已超过全部工程量的七成。

通过工程实施,黄河流域正展现出新景象: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成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416公里,新增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260.7公里,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7.5万立方米/日,实现中水回用8.2万吨/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人工湿地149.6亩,压采地下水245万立方米,完成河道治理498.5公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4万立方米/日,治理黑臭坑塘60个、面积39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26.8万亩。

去年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入“90+”

太榆退水渠是横跨晋中、太原两市并最终注入汾河的重大防洪排涝工程和主要的城市排退水通道。它是汾河的支流,也是汾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消灭汾河劣V类水体,2018年以来,太原市在太榆退水渠、北张退水渠、潇河退水渠等流域及其支流沿线建设了3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然而,这些分散的设施难以达到稳定的处理标准。将这些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送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高效处理,成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必然选择。

2022年8月,太原市小店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逐步取消现在的农村污水处理站,将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围绕韩武村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小店区还在2022年11月开始实施太榆退水渠沿线水污染治理项目,取消19个村的26座污水处理站,由下游汾东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5条存在黑臭水体现象的退水渠、一条截污管道及四座调节池进行清淤改造工程。

近年来,坚持“治管并重”,我省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和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推进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潜流湿地为主的生态化治理工程。常态化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日预警、周研判、月通报”,汛期开展24小时全天候水质监管,深入实施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全省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建立桑干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质水量联动考核,倒逼各市严格落实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升水环境质量。

2023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3.6%,首次进入“90+”,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目标。海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100%。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90%。汾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0.9%,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为我省历史最好成绩。

新增完成135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紧盯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我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非正常运行设施整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加快解决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全省受污染耕地100%落实安全利用技术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地下水环境质量长期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2.6%,较国家下达我省2023年度目标任务高出3.6个百分点。全省新增完成135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其中国家监管45个,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山西省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太原市娄烦县、大同市灵丘县、阳泉市盂县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晋中市左权县被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太原市杏花岭区、大同市浑源县等1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第二批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