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中科院过程所曹宏斌团队让重工业废水“黑”变“绿”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 时间:2017-06-02 14:19:18

  据科技日报网2017年6月2日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过程所)是专门从事资源能源清洁转化与循环利用规律与工程放大的国家级研究单位,设有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绿色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在清洁工艺、生物化工和多相反应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资源、环境、能源、化工和材料等应用领域形成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建立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研究布局,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在以清洁生产、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为核心的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方面已形成较雄厚的研究积累,拥有一支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研究队伍,包括在一线工作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在内的多名研究员和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科研骨干,能够胜任基础-应用-工程研究开发的全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过程所在国内率先进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领域,承担了我国第一个清洁生产项目,完成万吨级示范工程建设与运行。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相继承担国家水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石油、中石化等科研与产业化课题100多项,产生了“铬盐清洁生产新工艺集成技术”等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曹宏斌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曹宏斌


  中科院过程所曹宏斌团队在酚氰废水萃取脱酚、焦油清洁加工、高氨氮废水资源化、焦化废水生物强化与深度处理等方面具有多年技术积累,建立40余套产业化工程,在化产回收和废水资源化方面显示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开发的重金属废渣资源化、氨氮废水处理、焦化废水处理等多项技术已建成示范工程。在钢铁(冶金)、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领域承担国家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10项,申请专利50余项,授权超过20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中科院过程所曹宏斌团队作为负责或主要参加单位参与了多项“十一五”“十二五”水重大专项课题,本团队负责的“松花江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和“焦化废水强化处理技术与应用”均被评为重要标志性成果。以煤化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顺利完成示范工程研究。针对焦化废水废液处理研发的“陶瓷脱油-精馏蒸氨-短程硝化反硝化强化脱碳脱氮-高效混凝-常温臭氧催化氧化”集成技术,在鞍钢焦化厂建成处理规模4800立方米/日的工程示范并稳定运行,主要核心技术有强化COD和总氮去除的ESND-NC技术,抗冲击能力强、COD去除能力提高;兼具电中和与架桥能力的脱氰絮凝剂,总氰和COD去除效率明显优于聚铁和PAM絮凝剂,具有高效经济、操作简便等优点;臭氧常温催化氧化技术,实现低浓度COD高效去除。
  主要核心技术与创新包括:污染陶瓷膜过滤关键技术;精馏萃取-酚油脱除高效协同萃取技术;强化生物脱碳脱氮关键技术;基于总氰/有机物高效去除的混凝药剂与技术;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技术。
  团队在钢铁、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领域,承担或参加多项水专项相关的科研项目。
  在“十三五”水污染治理专项中,中科院过程所曹宏斌团队作为“钢铁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课题的技术总责任单位,负责任务分解与总结凝练,并主要具体承担多膜组合脱盐水回用技术、磁絮凝技术、高盐高COD废水处理技术、陶瓷膜材料开发、乳化液处理设备、园区水污染控制技术优化集成、编制钢铁行业水污染深度解析报告、出版《流域水污染治理成套集成技术》丛书之钢铁行业水污染控制分册等任务,为业主实证工程提供焦化废水强化处理、高盐水处理等成套技术与工艺包,参与焦化废水处理、浓盐水处理等实证工程工艺设计和调试。曹宏斌研究员同时作为水专项标志性成果“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与应用”的负责人,将继续推动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的推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