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崔屹教授拟将温州作为其团队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温州日报》记者 潘舒畅 / 时间:2018-11-21 14:45:50

  据瓯网2018年11月16日讯 11月12日,首届中国·温州碳能源材料高峰论坛暨2018年国际能源存储与转化功能材料大会在市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海内外的300多位新能源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与600多名在温高校院所代表、产业园区代表、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探讨新能源材料的前沿方向和产业化发展。


崔屹教授拟将温州作为其团队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11月12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温州碳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


  会上,温州大学与世界三大学术期刊出版商之一美国John Wiley(约翰·威立)出版集团签约联合创办国际学术期刊Carbon Energy(《碳能源》)。一批碳能源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签约入驻浙南科技城、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际盛会大咖云集
  新能源、新材料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温州一直致力于新材料革新,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等领域,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围绕新材料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建成若干新材料产业园区,成为全省较大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迫切需要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撑。
  温州大学作为温州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化学、材料等学科实力雄厚,化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支持学科,ESI排名连续六年进入全球1%;建成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制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高校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先后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吉林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浙南科技城、瓯海区政府成立联合研究机构;近五年在Nature、Adv Mater(先进材料)、JA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到位科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学校结合眼镜、汽摩配、服装、制笔、合成革等温州市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的燃料电池、聚乳酸3D打印材料、笔用新材料等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此番,由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大学主办的碳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大咖云集,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戴黎明教授、首届纳米能源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徐强教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忠伟教授等一批重量级嘉宾莅临,与海内外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共话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产业化发展,并与政府、投资人进行 “产业-技术-资本”方面的对接,共同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纳米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两位教授头脑风暴
  论坛上,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戴黎明院士分别作《材料黑科技,解锁认知边界》《石墨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并与参会专家学者、院校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崔屹教授拟将温州作为其团队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

首届纳米能源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


  从电池、防雾霾口罩到神奇的织物,崔屹教授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都紧扣节能环保的主题。其团队研发的一种低成本、长寿命、高能量密度的水系Mn-H电池,可以循环使用1万次,为大规模储能带来希望;探索的一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级的高分子(聚丙烯腈)纤维膜,能有效过滤PM2.5以下空气分子,不仅抗雾霾,还可应用在窗户、车辆排气管上,过滤掉有害气体;研制的可降温的织物,为长期在户外作业的人们带来福音。
  崔屹教授来自广西,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获得终身教职,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在能源、光伏、拓扑绝缘材料、生物和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温州这座城市,对于敢为人先的温州人,他早有耳闻。“我身边有几位在美国做科研的朋友,他们是温州人。温州的服装布料非常有名,温州大学化学、材料等学科实力雄厚,我有考虑过,是否将温州作为我们团队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基地。”此番前来,在进行一系列前期考察的同时,他希望与温大化材学院建立联系,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戴黎明院士的报告则围绕着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展开。他指出,石墨烯利用其超薄、超轻、超强导电性、优异的导热性、透光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军工等传统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针对当前石墨烯产业所面临的难题,戴黎明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球磨技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石墨烯,这类改性的石墨烯在很多领域有了新的应用。一个有意思的应用是将边缘磷酸化的石墨烯作为涂料简单地涂覆到纸、木头、塑料等,让这些易燃物犹如穿上铠甲变得难以燃烧。
  8个项目签约落地
  会上,钠离子电池、医疗器械、高端工程材料等领域的8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签约,这些项目将在浙南科技城和瓯海区等地落户。其中,以浙南科技城管委会与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雷勇教授领衔的“钠钾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最受关注。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先进离子电池材料产业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互惠互利合作。浙南科技城管委会提供硬件配套,雷勇教授团队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先进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项目在温州落地,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加速先进离子电池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
  事实上,雷勇教授团队并非首次与温州合作。早在两年前,他就与温州大学化材学院在能源存储、转换材料,碳材料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今年上半年,他又再一次应邀来到温大,探讨双方学院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的理学院、化学院有一定的学科优势,机械工程、微纳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温大化材学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雷勇说,“双方合作后,我们将邀请温大的学生到我们那边攻读博士,双方联合培养。我们还计划加强两所大学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在科研、人才培养、产业化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互动。”
  大会还举行了《碳能源》国际期刊联合创刊签约仪式。温大校长赵敏介绍说,新材料产业是世界公认的高技术和最重要、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碳能源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温大化学、材料等学科实力雄厚,此次联合威立集团创办《碳能源》学术期刊,将填补温州SCI期刊的空白,为国内碳能源材料科技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和在温州转化落地提供一流平台。“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将《碳能源》期刊办成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
  围绕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近年来,温州大学新材料技术与产业研究院开展人才引进、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引进和汇聚一批面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检测平台,孵化出一批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与浙江德斯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功能性膜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研发的新型产品——智能光控隔热膜,运用在商业大厦、住宅、学校等建筑的门窗、隔断、天棚玻璃以及汽车、高铁、飞机、游轮等交运工具的玻璃上;张伟明博士领衔的海洋新材料技术团队研发出的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可运用于海岛、军用舰艇和渔船;夏威教授带领的发光材料技术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发光微晶玻璃陶瓷,成功实现了“石头萤火虫”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