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青岛市将引导华轩等海淡企业以突破关键技术为着眼点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尹为鉴 / 时间:2013-09-06 11:55:03
  据青岛财经网2013年9月6日讯 日前,青岛华轩水务公司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项目被列为中央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获得780万元扶持资金。该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届时将建成全国首条海水淡化设备批量生产线,也有望改变国内淡化渗透膜依赖进口的现状。
  从海洋中提取淡水资源已成为各临海国家的努力方向,对青岛而言,海水淡化工作尤为重要,因为青岛三面环海,是山东半岛缺水极为严重的城市。据我国最新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统计显示,我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87立方米,仅占全国水平的11%。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我市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发力
  记者从青岛市发改委了解到,自2005年,青岛市被国家确定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以来,我市海水淡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市已建成的海水淡化产水能力达到3.1万立方米/日,占全国海水淡化产水总量的5.2%,其中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规模为2.8万立方米/日,低温多效热法海水淡化规模为0.3万立方米/日。青岛百发10万立方米/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
  在海水淡化产业中,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被青岛市列为“2013年十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突破口,我市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已达到年产值5亿元,占国内海水淡化装备市场的10.6%,并在海水预处理装备、超滤膜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产品,为我市打造海水淡化装备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
  生产线建设打破国外垄断
  “虽然青岛市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尚未掌握这个产业的核心技术。”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青岛市在海水淡化领域存在海水淡化依然“太咸”的问题,很大程度在于我市尚不具备独立生产渗透膜的能力。据了解,世界海水淡化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反渗透法技术,而渗透膜是该技术最核心的设备,换言之,海水到底能变得多淡,关键看渗透膜。缺乏独立生产渗透膜的能力,这让我市比世界先进淡化项目成本高出0.6~0.9美元/吨。
  华轩水务公司建设的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项目,将主要攻坚渗透膜的生产工艺。据华轩水务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改变我市渗透膜依赖进口现状,每天海水淡化总产量可达9150立方米,可用于远洋船舶、海岛与沿海缺水地带的工农业用水。除了提高海水淡化产量外,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我市海水淡化水平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
  年新增产值将达19亿元
  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下一步将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掌握海水淡化装备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向海水淡化产业链高端延伸升级。力争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据了解,我市将重点培育青岛华轩水务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青岛海水淡化开发有限公司、青岛三泰膜工业有限公司、青岛海诺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十二五”期间,我市海水淡化产业将以突破关键技术为着眼点,对市海水淡化产业重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25.9亿元左右,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实现新增产值约1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