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成为一个得民心的政府创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 时间:2014-01-16 09:51:50
  据中国科技网2014年1月15日讯 海南“安康”水,汩汩清泉润心甜。农村饮水从“安全”到“安康”,这是一个得民心的政府创举,这是我国农村饮水的一次革命。
  海南省政府从2012年开始启动“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并将其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计划在2015年之前,借助超滤膜净水技术在全省204个乡镇建造或改造超滤水厂,让海南全省农民喝上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眼下,海南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他们的每一步进展都令人欣喜,每一步进展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大困境 大难题
  农村饮水“温饱”容易“小康”难
  海南不缺水,但四面环海,长期以来,海水淡化受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沿海乡镇的饮用水是较大难题。除此之外,海南的地质结构较为特殊,不少农村位于岩层上,地下水不仅很难取用,还出现了铁、锰、氟含量超标的情况;地表水又受到雨季和旱季的影响,供水量得不到保证,容易受到污染。长期以来,海南省的安全饮水尤其是农村安全饮水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在海南临高县部分乡镇、农村地下岩层很厚,很难打穿取水。经过化验,地下水水质也不合格,铁、锰、氟含量都超标。
  在澄迈县永发镇龙楼村,2005年该县水务局帮助龙楼村打了一口井,又安装管网将井水送到村民家中,但由于是浅层地下水,不能满足村民用水需求;2008年,又钻了一口310米深的井,但由于村民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随意排放,浅层地下水很容易受到污染。卫生防疫部门取样检验发现,村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饮水难题,一直困扰着龙楼村1600多名村民。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宝峙村饮用水的状况在海南农村较为典型。在宝峙村,“从水井打出的水,放一会儿,就变红了,必须要烧开了喝。而且不管是烧开水的锅,还是保温瓶,里面都有厚厚的水垢”,村民梁爱凤说,“村民一直盼望能饮上卫生甘甜的洁净水。”
  海南自建省以来,各级政府针对海南特殊的水质状况,为农村饮水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缺水、不缺投入,有水喝但是喝不好,“温饱”容易,“安康”难,这成了当地党和政府的一块“心病”。
  大战略 大统一
  海南省部署安康工程得民心
  饮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水利部制定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
  然而,据研究农村地区“集中式供水”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分散的村庄连片兴建千吨级以上的水厂统一供水,铺设管道造价很高,不发达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和远离城市的城郊难以承受。长距离的管道输送,水质容易被二次污染。传统自来水处理、检测较为复杂,受农村地区管理水平制约,分散建设水厂难以得到有效管理。
  方向确定了,还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实现。建多大规模的水厂?建什么技术的水厂?全国同行碰到的难题海南能解决吗?海南农村改水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海口市水利局和科技局的一份报告,让一个不起眼的“净水站”方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的咏塘村,村民仅40余户,但这个不起眼的村庄却接待过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国家多个部委的官员,“秘密”就藏在村口一座不足10平方米的净水站里。
  截至2012年3月,这座净水站已安全运行8年,累计为村民提供87600吨安全健康的饮用水。这种饮用水采用超滤膜技术过滤,品质相当于未被污染的山泉水。在供水站建立之前,咏塘村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库水源,家家户户都用手压井取水,而手压井深度一般为7米至10米,取出的浅层地下水含氟量很高。不仅如此,由于村民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随意排放,浅层地下水很容易受到污染。卫生防疫部门取样检验发现,村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
  为了改善饮水不安全状况,海口市水利局和科技局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在2004年3月选用一种无塔超滤膜技术,不用机械动力,不添加化学药剂,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一个小水泵,一个装有超滤膜的过滤器,就能让村民饮用上安全的自来水。2005年3月,时值咏塘村超滤供水站安全运行一周年,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中国财政部、卫生部、水利部和各省市的六十多位代表曾前往参观,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之所以得到专家瞩目,一是因为咏塘村净水站所流出的并不是普通的自来水,而是蕴含高科技成果的“超滤水”。“超滤水”去除了水中的铁锈、胶体、泥沙、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接近于未被污染的山泉水。二是这个净水站就在一所占地不足10平米的小房子里,站里站外看不到水,看不到工作人员,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根本不需要一般自来水厂必须的技术人员。
  村长李荣忠介绍说:“平时把水站的门锁住就可以了,全自动的,一点不费事。这么好的水质,每个家庭才花几块钱,农民用得起。”
  规模小、水质好、价格合适、管理容易,这四条关键优点打动了各级领导!
  既然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海南省提出2012年至2015年实施“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在全省204个乡镇建造或改造超滤水厂,力争将海南建成我国农村安全饮用水示范区。把澄迈县列为“海南省‘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示范县”。
  “安康=安全+小康”。农村饮水问题是老百姓所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的生活问题。党和政府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做让群众既得实惠又称心满意的民心工程、感情工程来抓。同时,农村饮水问题还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的重大举措。
  面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海南省各级政府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员上下围绕一个目标,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把这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办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2012年,海南省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了“膜法”饮水安康示范工程。借助日臻完善的超滤膜技术,使140余万农民喝上安全、健康的饮用水。2013年,海南省政府再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继续实施城乡“膜法”饮水安康示范工程。并提出未来3年内,海南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推动农村饮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最新水质卫生标准的省份,建成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技术水平最高的膜法净水示范区。
  涓涓清水,百姓笑脸。截至2013年底, 海南省共完成了268宗饮水改造工程,其中包括216宗农村饮水改造工程,惠及到琼海、澄迈、海口等16市县超过40万人;52所学校直饮水工程,受益师生约5万人。据测算,项目实施区喝上洁净水可使与肠道有关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7%,户均节省医药费207元。
  预计到2014年初,“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将解决60.2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占海南省不安全饮水总人口的42.9%。
  记者了解到,通过系统实施农村饮水安康工程,稳固了基层政权建设,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无能力解决的难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
  新科技 新创新
  新技术让农民喝上“安康”水
  说起“超滤膜”,这是海南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产品,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首次大规模使用了直饮水技术,其关键技术就应用的是海南本土的立升合金超滤膜。世博直饮水设施为上海世博会7300多万中外游客提供了大约15万吨直饮水,水质主要卫生指标超过欧盟和美国水质标准,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上海世博会十大科技第二位。
  记者在全球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基地――海南立看到了这种神奇的“膜”。一根根细细长长的中空塑料管,脏水从管子一端流进去,管壁上就“魔法”般渗出干净的水,据了解这种膜丝的管壁上布满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孔,直径仅有十万分之一毫米大小,水分子可以透过膜孔,而水中污物则被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对水净化的目的。据了解,这种技术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成果,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技术目前在市政自来水处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自来水新一代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技术。以它为核心的第三代自来水处理工艺能使出水质量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全部106项指标。海南立超滤膜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占据我国自来水膜应用市场的一半以上。
  “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就采用了这种核心技术。经过超滤膜净水技术处理后的饮用水可达直饮标准。
  在农村饮水安康工程中,将“超滤”与“低压自动调节供水系统”两项关键技术结合应用。超滤膜能去除细菌、病毒、贾第虫、隐孢子虫、红虫等,使农民告别脏水,喝上优质水。而低压自动调节供水系统能大幅度降低改水、用水成本,使农民建得了、用得起,真正解决自来水入户难的问题。
  针对海南各地不同的水质情况,在农村饮水安康工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预处理技术。针对铁锰超标、含氟水、苦咸水等特殊水质都有专门的预处理措施,处理之后再进入超滤膜过滤。
  “这种超滤膜,膜的过滤孔径是0.01微米,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如果说细菌像篮球,而超滤膜上的孔洞就像乒乓球,在洁净水渗出的同时,超滤膜把原水所携带的所有细菌和杂质都挡住了。”在施工现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专家陈良刚拿着一根纤细带孔的乳白色空心塑料管介绍说。自来水厂的传统工艺是“混凝-沉淀-砂滤-氯消毒”,这套工艺的过滤精度较低,消毒剂和混凝剂的使用量较高。农村地区原水比较复杂,处理后经常达不到新国标106项的要求。与之相比,超滤膜能通过纯物理的过滤方式,和其他工艺结合处理,使原水的有害物质被去除,达到直饮水标准。除此之外,新工艺使自来水厂的面积可减小50%以上,水厂产能提高3%-5%。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用于技术力量缺乏的农村地区;使用药剂少,不仅安全绿色,日常运行成本还低于传统水厂,是农村饮用水处理工艺的较佳选择。
  陈良刚告诉记者,根据不同集中居住地人口规模,超滤设备可以“积木”搭建,小到每天几立方,大到每天几十万立方,小到户,大到村镇城市,都可以用超滤技术兴建不同规模的水厂。
  “这些全自动运行的净水设备,借助物联网技术,主要运行参数都会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直接了解到所有净水站的运行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做出反应。这种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村水厂技术维护力量不足的问题。”陈良刚介绍说。
  海南省全国政协委员王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可以把海南作为示范区,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海南实施“膜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生态省建设,也将这种技术推行到全国各地。
  大智慧 大手笔
  “澄迈速度”+“海南膜法”解民忧
  扬帆起航正当时。2012年3月,澄迈县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海南省‘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示范县”。
  如何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澄迈县在潭池、黄竹、北排山三个村进行了前期的试点。
  试点成功后,澄迈县委、县政府大决心,大手笔,于2012年10月,召开澄迈县“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动员大会,县政府表示,2012年投入7701.5万,完成222项给水改造工程,受益总人口达35.30万人,占澄迈县总人口的70.6%。
  对此工程,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非常重视和关注。他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康工程,是必须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他要求,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康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确保所有的工程按时、按质、按量、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
  为了对工程质量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澄迈县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检查。严密执行工程建设的每一道程序,严格把好工程建设的每一道关口,确保一流的工程质量,使这一惠民工程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饮水解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县委书记杨思涛,县长吉兆民多次深入现场进行督促指导,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工程的推进工作。作为参与“民心”工程的建设者,建设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是崇高的职责。
  看一下时间表,就知道澄迈县建设的步伐和力度:
  第一阶段,从4月10日至5月25日。投资72.5万完成金江镇北排山村给水改造工程等3个示范项目。
  第二阶段,从5月15日至9月30日。投资1168万完成金江、永发、加乐等3个镇大部分农村分散式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永发水厂的给水改造工程;完成该地区大部分学校的直饮水台的安装工作等58个项目。
  第三阶段,从6月15日至10月30日。投资2878.5万完成金江、永发、加乐、老城等4个镇剩余的农村分散式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金江水厂的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金江镇、老城镇剩余全部学校的给水改造工程等58个项目。
  第四阶段,从7月15日至11月30日。投资2063.5万完成福山、大丰、桥头、瑞溪等4个镇农村分散式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瑞溪水厂、长安水厂及老城水厂的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该地区的所有学校的直饮水台安装工程等52个项目。
  第五阶段,从8月15日至12月31日。投资1648.0 万完成文儒、中兴、仁兴等3个镇农村分散式供水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文儒中学等全部学校的给水改造工程;完成新吴水厂及加乐水厂的供水升级改造工程等51个项目。
  在海南省和澄迈县的领导下,各工程队按施工方案,发挥“澄迈速度”,平均不到2天建成一座小水厂,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建设任务。经过上下拼搏,截至2013年底,全面完成222项给水改造工程(其中,农村给水改造项目155项,学校供水给水改造项目共10项,安装直饮水台的学校项目共50项,自来水厂给水改造项目7项),从而解决全县11个镇、50个学校、155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总人口达35.3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60%,澄迈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膜法净水第一县第一县”。
  轻轻摁下水龙头开关,孩子们挤在直饮水台前,探出小脑袋尽情享用喷流出来的直饮水,这已是澄迈县各学校常见的情景。
  2013年12月22日,记者来到澄迈县永发镇长福村采访。记者看到,在村中40平方米的净水处理的泵房外面,标有“现代高科技膜法净水站”的蓝色大字,编号是07号。记者在这里遇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曾德文 。他告诉记者,这个水厂从2013年4月开始施工建设,6月份就开始使用了。供水范围包括长福村、后岭村、谷宅村、新村、岭兴村,2858人受益。以前村民烧完开水后,水颜色发红,通过“膜法”处理的水,变得清澈透亮了,口感也好了不少,特别是洗完衣服后,衣服也不像以前那样发黄了。村民们伸出大拇指,就说一个字,好!
  大服务 大感动
  小伙不愁牙黄娶不到媳妇
  2013年3月22日,在文昌市会文镇定大水厂,白色的超滤膜水管整齐地安放在洁净的厂房里,厂房的试验台前摆放着两瓶对比的水,一瓶清澈透明,一瓶微微发黄,仔细看还有细小的悬浮物。
  “这就是超滤膜水和未处理水的区别。”厂长王绥平说。利用超滤膜技术,定大水厂投资410万元,2012年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日供饮用净水5000吨,解决了全镇缺水和不安全饮水人口达3万多人。
  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罗三坡村,中午忙活回来的村民拧开水龙头,接一杯水就直接饮用。村民说,从去年9月开始,他们已喝了一年的净水了。罗三坡村民的饮用水来自于村口的一个“水站”,解决了三江镇茄南村委会25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不仅如此,会文镇宝峙村、永发镇龙楼村的村民,也都不用担心饮用水的安全了,水可直饮,清甜甘冽。新华村72岁的陈阿婆说,“我们这个村子子孙孙多少代了,都是挑水过活,我一辈子挑水挑怕了,没想到70多岁了能有这样的好光景。”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检验报告,原来的饮用水都存在铁锰超标现象,经过技术改造后,现在水质的各项指标都在国际卫生质量标准以内,水可以直接喝。
  喝着甘甜的水,农民乐在脸上,甜在心里。改革发展的成果悄然走进农村,变化映在百姓的脸上灿然如花,说起“安康水”,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用上自来水后,临高临城镇头板村16岁的李兰香,跑到城里一口气买了3件白色的衣服。“以前哪敢买白色的衣服,学校发的校服带点白色布料的,在家里一洗全都染成深色,看起来又脏又旧。现在的白色衣服可以用干净的自来水洗了,不会变色啦。”李兰香美滋滋地说。
  琼海市中原镇沙坡村60多岁的阿婆黄梅一笑起来,露出一口发黄的牙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怀里不到4岁的小孙子白白的牙齿。以前,沙坡村村民所用水源含氟较高,村民长期饮用后出现牙齿发黄发黑的迹象。这也让不少村民担心自己的后辈“娶不到漂亮媳妇,嫁不进好人家”。对此,黄梅深有感触:她一个15岁的孙女和11岁的孙子,长得不错,但一笑就露出一口黄牙,为此孙女还有点自卑,不敢在人前大笑。“现在用上自来水啦,不用再担心小孙子的牙齿变黄变黑了,白白的牙齿笑起来多好看啊。”黄梅阿婆欣慰地说。
  海南省全国政协委员王路表示,“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是海南省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一次创新。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饮水安康工程,既有供应水量的提升,又有供应水质的提高,“安全饮水”和“安康饮水”一起办,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
  水润民生造福祉,清澈透明的水映出村民喜悦的笑脸,潺潺水声流淌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水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描绘的是海南人民的美好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