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戴日成:碧水源推出“新水源厂”概念膜是必然的选择
《环保产业》杂志 鲁蒂 / 时间:2015-08-14 15:22:04

  据江苏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网2015年8月12日讯 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超低压选择性纳滤(DF)膜,并开发了双膜法(MBR+DF)新水工艺,在翠湖新水源厂成功应用;
  MBR污水处理技术和净水设备在“月宫一号”全面应用,成功实现太空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推出超级纳滤净水机,成为APEC峰会会场全部直饮设备唯一指定供应商,受到领导人的青睐;
  自去年起新增500万吨/日的水处理规模,其中山西晋阳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国内最早、经验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水务公司,并在全国多省市组建二十多家PPP模式合资公司,其中参股公司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这一项项耀人的成绩仅仅是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的冰山一角,成绩之多、影响力之大奠定了它的业内翘楚地位,是水务行业很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尤其是其新近建设的“新水源厂”也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碧水源凭什么能走在行业的前列?又是如何开拓水市场的?对于“下一代污水处理厂”又有着怎样理解和规划……为此,《环保产业》杂志特别采访了碧水源总经理戴日成,有幸聆听和学习了他对下一代水厂的观点及对水务行业发展的理解。
  用“膜”法助力下一代水厂
  《环保产业》:我们知道,碧水源首创了DF膜,并开发了双膜法(MBR+DF)新水工艺,可以说膜技术是碧水源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未来的污水处理事业中,您是如何看待膜技术的发展前景的?对于中国未来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您又是如何预测和判断的?
  戴日成:新的水处理工艺革新已经说了很多年,有一位韩国研究者通过使用药剂的方法把水中的污染物取出来再利用,他的观点是,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都是有用的。要说预测和判断,我认为“下一代水厂”的本质问题就是如何资源化,其有三个方向:
  第一,水的问题,即将水从污水变成水资源;
  第二,碳、氮、磷能不能一起取出来,用于土壤改善;
  第三,残余的物质要用低能耗的方式解决,让污水处理厂有比较好的能源自给的方式来实现耗能趋零的趋势。
  朝着这三个方向去做,是下一代水厂的主要目标。
  膜能做到精确分离,将水和污染物质分开,如何用膜在污水处理中做预处理,把营养物质拿出来,这是第一个要做的。然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类似产品,但在朝这个方向研发。营养物分离膜,在生活污水中可以作为第一步尝试,产生的泥可以通过厌氧的方式产沼气、发电。
  《环保产业》:荷兰提出的未来污水处理概念是NEWs,即英文Nutrient(营养物)+Energy(能源)+Water(水)+Factories(工厂)词组的缩写,碧水源对于建设这样的污水厂是否有自己的计划?
  戴日成:碧水源推出“新水源厂”概念,第一步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看是否能在低能耗下把污水变成水资源。但不少人往往有这样一种误区:认为用膜法来处理水能耗高。虽然现在来看确实是这样,但在膜技术领域来说,是可以克服这一问题的。研发大通量、低能耗、耐污染的膜一直是碧水源的研发目标之一,DF膜就是近年来具有突破性的研发成果。
  《环保产业》:作为水务行业的领跑者,碧水源在污水处理方面膜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亮点?
  戴日成:碧水源是膜技术忠实的推广者,是以膜技术为核心做水方面的事情,要把膜技术和传统技术结合,变成新的水厂。碧水源的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同样的投资产出要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占地少;
  (2)减排效果更好;
  (3)处理出来的水能够实现资源化,传统技术在这一点比较难。
  《环保产业》:如果有这样一个方向明晰、思路正确且逐渐成型的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概念厂,您认为主要从哪几方面努力,对保障中国污水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有所帮助?
  戴日成:概念厂总的来说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推销员”,否则只是专家们在谈,这个道路比较漫长。这个“推销员”要有以下条件:
  (1)对新技术有很好的敏感性;
  (2)有足够的财力推动这件事的实现;
  (3)对概念厂有很好的认可度,这样才可能把概念厂的推广纳入业务的范围。
  另外新概念水厂也不能没有膜,如果要达到好的效果,膜是必然的选择,但从目前来看,专家体系中比较缺少膜方面的专家。
  以创新保障水厂建设跨越式发展
  《环保产业》:在工艺、材料、技术、装备、理念、创新等方面,下一代水厂与过去、现在的水厂相比,应该有着怎样的调整和转变?关于这个问题,您有何前瞻性的想法和展望。
  戴日成:占地更省、能耗更低、污染物接近零排放是下一代水厂的终极目标。这其中一定是围绕技术创新的方式,比如:在水中添加的化学药剂要更少,现在水处理加各种合成药剂,这又带来新的污染,更需要研究天然的药剂而不是合成的。
  《环保产业》:我们知道,碧水源在治理水环境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在污水治理规模和“新水源厂”的创新举措上,对其他地区和企业都有着示范作用。能结合这一案例,来谈谈在污水治理方面该如何做到创新?创新对建设一座大型的水厂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戴日成:技术型公司在创新上都会有很大的投入,这是它的生命力。像我们公司在研发上还会继续保持充足的资金投入。最新研发的双膜法(MBR+DF)工艺技术就是针对城市解决水资源问题而提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现在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主要靠调水,可是调水的问题很多,我们需要让城市意识到污水也是资源,要让政府意识到污水也可以变成新的水源。“水银行”的概念就是把水变成水资源,流出去的就是现金。新水源厂和概念水厂的推出,必定会推动政府的改进。同时企业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技术产品要围绕社会的需求来达到目标。
  借力PPP,下一代水厂建设必迎风而上
  《环保产业》:据悉,PPP模式是碧水源今年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在实践方面,曾先后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与各地国有水务企业形成几十家控股或参股子公司企业,可谓“PPP先行军”。那么请问:“PPP模式”在对下一代污水出水处理厂的建设方面,有无促进作用?二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嫁接”?
  戴日成:下一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朝国家的标准上去引导,才能有更大面的推广。从投资人角度来说,在项目以及技术、标准的制定上有比较大的决策权,所以投资人愿意去尝试创新的技术,可能会尽快地推出来。像新水源厂、概念厂等,就应该交给市场,让市场做,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产品和技术结合起来。
  建设下一代水厂,是使命也是挑战
  《环保产业》:您认为,下一代水厂在建设和实施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
  戴日成:第一大困难是专家体系,由于专家体系对下一代水厂不是很熟悉,导致在推广上会有阻力。第二个困难是招投标法方面的规定,具体是招标模式和工程技术相结合方面的问题,所以要改变招投标模式,做到将技术和工程相互结合,真正的EPC是将工艺技术和工程结合在一起,将来的招标应该是拿着方案招标而不是工程量。
  《环保产业》:您认为,建设下一代污水处理厂对当今社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戴日成:过去把污水处理厂当作治理污染的设施看,公众在这方面的意识是矛盾的——既需要又排斥。他们中大部分人意识不到水厂的实际价值,看不到长远的社会效益,因此就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下一代水厂能给民众带来怎样的实际效益,转变他们的认识,也就是要推下一代水厂。要让他们认识到下一代水厂是一个资源化工厂,不再是负担,而是盈利的、绿色的。污水处理厂治污只是其中功能之一,更多的是把它资源化。
《环保产业》:凭借贵公司在污水治理方面的经验优势,您认为下一代水厂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不至于引起二次污染?
  戴日成:下一代水厂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标准的制定。现在的标准含糊不清,标准要跟当地的环境质量和要求结合,执法监管要严格,污水处理厂就不会把处理不达标的水排出。第二是抓公众参与。过去是运营商和政府做文章,公众监督的力度不够,导致不法商偷排。如果公众参与度高了,偷排的行为就会受到道德法律舆论的制裁,才能减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日成


  ■戴日成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自1987年进入水处理行业至今已逾二十年,曾先后任中国水污染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同方水务工程公司总经理、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长期从事水处理及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在技术和管理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