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总书记视察黄河感人场景令威海水务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 时间:2019-10-08 08:37:39

总书记视察黄河感人场景令威海水务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据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19年10月7日讯 善治国者必重治水。9月17日,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郑州的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他凭栏而立,远眺滔滔河水奔腾东去。
  这一幕令全中国人民温暖而动容。
  总书记凝望的这片“秋水”,经过大半个月的奔腾将会从黄河入海口汇入大海,但在此之前,经胶东地区的引黄调水工程,它还将支援烟台、威海、青岛等6个缺水城市的用水。
  “威海三面环海,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9月下旬,水利部开展“节水中国行·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主题采访活动,山东省威海市水务局局长董晓阳介绍,威海没有跨境流域的河流,内无大江大河,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是典型的“靠天喝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
  “按照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要求,我们强化节水监管、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节水意识。大大降低万元GDP的耗水量,不与民争水,让淡水真正为民所用。”董晓阳说。
  “靠天喝水”怎么行?
  要向大海要淡水
  守着大海,却堪比沙漠边缘。
  2000年威海遭遇的百年干旱让姜伟国记忆犹新,作为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他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因素颇感“被人牵着鼻子走”。
  “供水紧张,将影响供电,这是关系全厂生产安危的大事。”姜伟国说,为了不坐以待毙,也为了不守着大海“挨渴”,当时的领导班子决定主动出击,向大海要淡水。
  企业自筹资金1980万元,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日产淡化水2500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所产淡水全部用于锅炉补充水,极大缓解了威海市用水紧张。姜伟国说,“这对于企业是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为了不与民争水,我们铁了心投入。”


总书记视察黄河感人场景令威海水务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海水淡化装置


  这是一项有些不同的科技创新投入,普通的科技创新要么提高生产效率、要么增强产品科技感,最终会以成本的缩减或者利润的增加不足创新投入,但节水的投入却始终在增加企业成本。
  “海水淡化最开始每吨10元,当时的自来水购买价格约3元每吨。使用海水冷却的生产流程中,还要对凝汽器,蒸发器,换热器等接触海水的管材进行升级,替换为更贵的钛管,耐海水腐蚀。”姜伟国说,这不是一笔可以以受益衡量的“买卖”,“不与民争水”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现在我们的海水淡化水每吨成本大约7元,还是比自来水贵一些,但是基本相当了。”姜伟国说,最重要的是生产规模不会受制于缺水,厂内所产的淡水除了直供4台机组锅炉发电用水之外,剩余的还可以供应厂区生活、消防用水。
  如果将多年来的企业产出与消耗进行统计对比,这座沿海建造的电厂将呈现出让内陆电厂不可思议的图景——电厂装机容量翻翻,淡水用量反而大幅下降。
  “降幅87.05%。”姜伟国说。也就是说从前消耗的淡水已经被海水替代掉接近九成。
  任污水流走怎么行?
  要把每一滴水吃干榨净
  滨海的企业打了海水的主意,另一位用水大户却动起了污水的心思。
  年用水上千万吨,肩负供暖使命的威海热电集团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对于供热来说,在夏末秋初就要考虑冬天的事,第一步就是拥有足够的水源储备。其它城市的供热企业会与自来水企业协同合作,进行准备。在这里,情景却也完全不同。
  “我们与污水处理厂合作,不侵占城市管网干净的自来水。”威海热电集团相关负责人郭永泉说,2016年,根据威海市政府第21号专题会议精神,集团公司决定建设中水深度处理利用项目。
  “项目上马大半年就投产了。中间隔着一个春节也是在厂里过的,2017年5月投产,当年开始,威海市区近一半供暖管网里流淌的是经过污水处理的水。”郭永泉介绍,“我们的再生水是深度处理的,经过前期预处理、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等多个步骤,各方面指标优于市政自来水,成本也更低了。”


总书记视察黄河感人场景令威海水务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水质指标对比表


  留住污水,把它吃干榨净,这让威海热电尝到了甜头——用水成本降低、不与民争水的同时,由于再生水钙镁离子大幅减少,供暖管网将更加不宜淤堵并拥有更长的寿命。
  未来,威海市计划其供热管网中将全部使用再生水。威海热电集团将投资2.3亿元建设年深度加工处理中水2400万吨、年产工业水1400万吨的项目。
  临渊而沛怎么行?
  要智慧管理、科学调度
  通过技术升级、科技创新,缺水的威海使得用水大户实现了100%的计划用水。
  “我们向大海、向回收利用要水,这是一种变相的开源,还有一种开源是增蓄。”董晓阳说,过去拦蓄能力不足,每年约70%的降雨都直接排入了海里,增蓄的目标是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淡水。
  威海市先后投入40多亿元,重点建设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完成水库增容、挡潮闸等工程,未来可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4.5亿立方米,拦蓄利用率将从16%提高到30%。
  “开源的同时也要节流。”董晓阳说,最合理的节流必须依靠智慧管理、科学调度。为此,威海市水务局积极构建水资源统一调配、覆盖城乡的“全域水网”,投资3.4亿元将7座供水水库串联贯通,建立起了多水源、多水厂联合调度的调水供水体系。“不同县市的水网相互贯通、互为备用。水源充沛一点的地区可以对缺水局部做到快速、有效补充。”用水综合管控智慧化。
  信息化建设让科学调度看得见、跑得快。“我们整合了用水大户的用水监控系统、水执法部门的远程监控系统、水文部门的雨水墒情采集系统、海水入侵监测系统等10余个涉水信息管理系统,打造全市‘一网通’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实现蓄水、供水、节水、排水及河湖管理等信息互联共享。”董晓阳说。
  今年又是威海极度缺水的一年,别的地方盼着台风“利奇马”千万别来,而干旱中的威海却心情矛盾,希望它能“不发威地”能带来更多降水。今年的降水量相比往年较低,引黄调水工程给了威海很大的帮助,未来水务部门还有一个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