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政策法规
Policies
质检总局等部委启动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
《消费指南》记者 王向龙 / 时间:2014-10-28 09:47:40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14年10月27日讯 每年一度的世界标准日,都会向社会唱响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标准构建统一市场规则”。市场这个大概念,由每个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用组成。这些具体消费品的优劣,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受,决定着消费者的选择。
  10月11日上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5部委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一个为期3年、5部委联合、35家单位共同参与的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为什么要“筑篱”?这道“安全篱笆”是什么?启动“筑篱”专项有哪些台前幕后?记者会后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
  问:为什么要启动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
  答:大家都知道,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品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产业。2013年,仅纺织品、服装、家具、玩具、箱包、鞋类、塑料制品等7大类消费品出口就超过了4600亿美元,超过出口总值的20%。地毯、纸及纸板、烟花爆竹、伞、自行车、钟表等消费品出口也接近200亿美元。可以说,中国消费品工业面向国内外市场上千千万万个消费者,服务着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塑造着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和中国质量的国际形象。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消费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求立足扩大内需,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特别是刚刚召开的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更是把质量提高到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今年以来,质检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共同推动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方面集中开展了很多工作,成立了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启动了《消费品安全法》的立法起草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工作就是要力争在消费品领域,率先实现“三个转变”,率先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率先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质量时代。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在近两年推进消费品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到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群众关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标准化关注程度达到空前高度。消费者判断产品合格与否,首先要看是否有标准,标准技术要求与发达国家是否一致。二是领导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儿童用品、烟花爆竹、儿童家具、仿真首饰、纸巾纸、燃香等消费品作出重要批示,大多涉及标准问题。三是两会关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提案建议中也非常关注消费品和民生问题。仅轻工纺织领域,近两年两会提案就有25件,涉及服装纺织、空气净化器、烟花爆竹、纸张白度等重要领域。四是国际需要。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指令更新速度快。我国消费品工业以标准为惟一手段,既面向众多地区和国家的多个对象,又面向法规、指令和标准等多种手段,实现“一对多”的快速应对难度很大。
  这些新形势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压力,也为消费品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带来动力。为提升消费品标准水平,提高标准创制能力,强化标准实施效益,加强标准公共服务,逐步构建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共治机制,国家标准委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决定,用2014~2016三年时间,集中力量,共同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
  问:“筑篱”专项行动要筑起什么样的“安全篱笆”?
  答:近年来,在各部门、行业、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消费品安全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水平不断提升,标准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仅轻工、纺织、涂料、建筑卫生陶瓷等消费品领域,现有相关国家标准3000余项、行业标准4100余项。同时,消费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承担了ISO和IEC相关TC或SC的2个主席、副主席职务和8项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工作,以我为主推进了一批国际标准的研制。这些标准基本覆盖了消费品工业方方面面,构成了门类相对齐备、结构相对合理的标准体系。
  然而,相对于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产品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在局部范围内仍然存在不适应、跟不上的情况。认真分析这些问题,我们感到首先要转变消费品标准化工作思路。过去,总体指导思路是面向产品,围绕产品制定标准,给产品合不合格、安不安全设尺子,用标准给每个产业、逐类产品筑起“篱笆”。这种较为实际的产品指向性做法,在消费品标准化发展从无到有的前期,对于规范产品、规范市场发挥了非常有效的作用。然而,消费品种类琳琅满目,涉及40多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新功能产品、跨界产品层出不穷;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多样化,消费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复杂。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已经筑起的标准“篱笆”间有缝隙,难以做到安全要求无死角、全覆盖,而且条条分割的标准化模式,还容易造成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间、标准和标准间的不协调。
  现在,我们的指导思路是问题导向,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国情实际,围绕安全问题、安全风险、安全需求,建设跨领域通用的、大类领域专用的、特殊群体适用的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类似欧盟《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指令)的消费品安全的顶层标准。可以说,我们的目标态是所有消费者购买、使用的消费品,都有一条安全红线,是企业需要遵守、政府需要监管的。这就不仅是制定几个标准的简单工作,而是把行业管理、产品监管、市场监管、消费者组织等环节都串联起来,共同参与、协同推动标准化的系统工程。这样做,一是保证标准化工作及时发现需求和问题,具有动态响应的能力。二是保证标准化工作具有充分的技术数据支撑,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三是保证标准实施处于社会共同监督之下,形成全社会质量共治、标准共治的格局。从标准创制、实施应用、公共服务多个环节入手,形成一道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保护消费者的标准“安全篱笆”。这次的专项行动,是我们朝理想的目标态迈出的第一步。
  问:“筑篱”专项行动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有5个方面:
  一是重点消费品领域基本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水平一致,用标准支撑消费品国内外市场“双满意”。二是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用标准助推消费品领域贯彻落实“三个转变”。加快推动50项消费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立项、研制和批准发布。三是消费品标准化共治机制基本形成,用标准和标准有效实施筑牢消费品的“安全篱笆”。强化行业管理、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与标准化的协同互动和信息共享。四是消费品标准化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不断优化消费品领域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健全一支超过6000人的标准化专家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领军人才。五是消费品标准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开展标准助企惠民“五进”行动,建设消费品安全标准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消费品安全标准化“一站式”服务,努力形成全社会知标准、用标准、参与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问: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的筹备过程怎样?
  答:201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提出了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的要求。为落实会议要求,国家标准委专门成立了委内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机构,在多次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方案》和消费品安全国内外标准对比行动、标准制定能力提升行动、标准实施监督联合行动、标准助企惠民行动等4个具体行动的工作方案,为开展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为研究解决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工作方案,确保如期、全面完成专项行动各项任务,我们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成立了“筑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是标准委殷明汉总工程师,成员是来自15个单位的相关领导。针对4项具体行动,还成立了4个工作组,由来自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地方两局、消费者协会和科研机构等35家单位的同志组成。应该说,“筑篱”专项组织机构覆盖了消费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照顾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感到,有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作出成绩、取得实效。